晋中大同吕梁
山西频道
首页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晋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吕梁大同
山西频道 > 正文

探访山西城乡“新事”:看得见的新变化,也是“摸得着”的真幸福

2022年01月26日 08:23:37 来源: 山西晚报

  原标题:看得见的新变化,也是“摸得着”的真幸福

  春节来临之际,记者探访多地过去一年的城乡“新事”,看居民享受到的发展红利

  编前

  过去一年,居民身边涌现出许多可喜的“新鲜事”,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山西晚报记者在农历春节来临之际,在省内多地采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等领域那些实实在在的成效,看居民分享到的发展红利。

  晋中“口袋公园”

  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家门口就有闹中取静的小游园,不仅能够颐养身心,还能丰富生活的乐趣。”1月25日,雪后初霁,位于晋中市城区锦纶路与蕴华街交叉口东北角的无喧园,美景如画,令人沉醉。趁着好天气,周边市民陆续前来尽享冬日暖阳带来的静谧与闲适。

  2021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市城区园林绿化提质行动。其中,无喧园就是去年重点打造的特色游园之一,也是晋中市城区实施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的精品之作。

  “冬日暖阳里,我们经常和家人一起在公园散步聊天、打羽毛球。”晋中市民赵女士提到的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是另一处位于市城区蕴华街政府东巷西南角的小游园。这里原来的音响厂拆迁后,杂草丛生、黄土裸露,经设计整修后变成了小游园,原有的树木和建筑依旧保留,破损的内径路全部修复,裸露地块增绿拓绿。园内还增设了休息座椅和健身器材,施划了82个绿地停车位,安装了分类果皮箱及照明设施。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据了解,“口袋公园”的特点就是小而精,同时还具备实用的内核,能够与市民的需求完美契合。目前,晋中已建成新中式风格的无喧园、层次丰富的锦程园等15个街旁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2.6万平方米,以品质和色彩彰显着城市活力。

  晋中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进空间绿地利用、街角硬地绿化等工作,让一处处绿园点缀在市城区各个角落,装扮城市街景,满足市民对“诗”和“远方”的渴望,让市城区真正成为晋中人骄傲、外地人羡慕的幸福家园。

  事实上,将城市中的边角空地建成“口袋公园”,“绿色服务”惠及人民群众,只是晋中市推进“六化一提升”(香化、绿化、美化、净/静化、文化、细化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工程,提升城市品质的具体举措之一。

  去年以来,在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晋中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方向,开展“六化一提升”工程,聚焦学校周边秩序乱、市民出行“停车难”、城区体育设施少、城市景观档次低等问题破题攻坚,建设以文为魂、以绿为韵、以人为本的品质、宜居城市,进一步彰显独特的“晋中魅力”,塑造亮丽的“晋中形象”。

  目前,晋中市城区已有32所中小学校部分体育设施挂牌开放,形成了以公园配套健身设施为主、校园设施与小区内部健身设施为辅,互为补充的全民健身网络化格局,让更多的群众分享优质的体育设施,最大化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晋中市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市城市管理局、市交警支队等单位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利用闲置用地、腾退机关办公用地、废品收购站出城及规范临街物业停车场等措施,见缝插针式建设了一批政府免费停车场,切实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通过增设无障碍通道、降低路边路缘石、切割打磨树穴石直角等多种方式降低侧石,施划路边停车位,解决停车难“最后十厘米”。截至1月20日,政府免费停车场已增加至61处,共有停车位7441个,在建1处;施划停车位4138个,限时停车位148个,取缔辅路车位132个,施划自行车停车区185处……

  一项项便民惠民的措施,传递着政府部门的温度,印记着晋中奋进的足迹。(记者 张杨)

  大同市云州区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

  老有所安的“幸福院”

  1月24日,农历腊月廿二,大同市云州区处处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穿过一排排整齐漂亮的移民搬迁房,山西晚报记者来到该区西坪镇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见到了这里的负责人仝计清院长。仝计清是原瓜园乡一名从事民政工作的干部,退休后主动挑起了服务老人的担子。

  正是上午闲暇时间,在休息娱乐室,几位老人一边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边热烈地讨论着剧情,场景和谐温馨。厨房里,聘请的厨师正在准备着可口的午餐,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气息扑面而来。

  “好、好、好,我们的晚年很幸福。”宿舍里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见到山西晚报记者来采访,努力探起身来回应着,急切地对记者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据仝院长介绍,老人叫刘守仁,今年85岁,儿女和老伴先后离世,老人现在还患有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在没来中心之前,自己不会做饭,把冷馒头放在暖水瓶口热热皮就吃。现在到了关爱服务中心,吃得好、穿得好、冻不着,有人给洗衣服、买药,老人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让自己有了好归宿。

  “我是瓜园村本村人,镇里发展黄花产业,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每月交350元生活费没啥压力,也不用给别人添负担。”老人闫映廷说,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享受到的保障挺全。他们的生活起居、卫生防疫、洗衣做饭、理发清洁等方方面面的事,都有专人打理,身边时时都有工作人员照顾。他们咬不动硬食物,厨师还会贴心地把饭做得软烂可口。

  仝院长说,像刘守仁、闫映廷这样,每月缴纳350元生活费入住的老人还有10位,最大的86岁,最小也有56岁了,现在还有人在申请入住。

  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创办的经过,缘于云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郭普跃在下乡调研时,发现农村的空巢独居老年人中,还有一部分无生活自理能力且无人照料。为让这些“两无”老人能吃上热饭、有人看护,他提出利用合村并镇后闲置的村委会场地,来创办一所养老机构的想法。

  2021年,该区西沙窝村和黑石崖村合并到瓜园村后,腾出来的村委会大院有24间房,在云州区主要领导的推动下,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采用农村老人集中养老模式,于当年9月正式运营。按照本人自愿、有偿入住的原则,独居老人每月交350元拎包入住,饭有人给做,衣服有人给洗,头疼脑热有医生上门送医送药。老人们都说,关爱服务中心就是他们颐养天年的“幸福院”。

  2021年9月25日,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暨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与会领导观摩了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对云州这一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大同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了云州区在破解农村空巢独居老人养老问题上的探索,针对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大同市提出了颐养工程,确定将云州区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完善后向全市推广。

  据介绍,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目前聘请了两名看护人员、1名厨师,工资都由西坪镇政府承担。供暖采用“两无”人员煤改电指标,费用由村集体承担。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饭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同时,为提高入住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西坪镇卫生院的医生定期来给老人检查身体,隔三岔五就过来帮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等,发现老人们有突发疾病,关爱服务中心会紧急送往县级以上医院诊治。生活有人照料,生病了有人送医院,这解决了农村空巢失能老人最大的问题。仝院长告诉记者,只要有瓜园村户籍,不管是不是脱贫户,只要儿女不在村里和县城,都可以申请入住。入住人员还继续享受低保、残疾人补贴、养老金等国家政策补助资金,是对乡镇敬老院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的空巢和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当前农村养老的薄弱环节。云州区目前正在以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为试点,打造“党政主导、乡镇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实行“区财政投资一部分、乡镇列支一部分、村集体补贴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的资金筹措运营机制,从最薄弱环节筑牢夯实防止返贫的底线。据悉,云州区今年将在全区再建设9个关爱服务中心,将有更多的农村“两无”老人,拥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晚年。(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杨生贵)

  朔州“数字城管”

  为民服务的“千里眼”“顺风耳”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大到城市美化、公共场所的环境治理,小到一个井盖、一个垃圾桶等细节管理,如何做到“首尾兼顾、大小皆管”,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21年,朔州市积极建设“数字城管”,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让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

  2022年1月22日,在平朔路的一条巷子里,“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员发现一处井盖存在破损现象,随即拍下照片,通过手机传送至“数字城管”平台。几乎同时,平台主页面就详细显示出了现场图片、位置、所属网格、案卷类型、问题类型等信息。

  在朔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通过大屏,山西晚报记者可以看到井盖破损信息已经传送到这里,工作人员受理这个案件之后,派遣员就会将这个案件派遣到二级单位进行处置。朔州市城市管理局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何美利介绍说,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多只需要5天;如遇紧急情况,最多只需要6小时,这都依托于“数字城管”的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网格化方法,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对城市管理案件的受理、流转、处置、核查、考评等进行全程监控,实现城市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部件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处置精确化的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架构。平台采用“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管理模式,建立信息采集、受理立案、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等六个闭环的业务流程,加速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据了解,朔州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城管”于2021年10月18日启动试运行,现有信息采集员13名,受理员2名,派遣员2名。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平台管理覆盖的40平方公里,划分为19个责任网格,并对23万个城市管理部件明确了每个部件的名称、归属部门等信息,实现了网格化、精细化城市管理。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扫街式”管理已无法适应城市需要,必须向信息化要效能。下一步,朔州市将对“数字城管”进行再升级,把科技融入城市管理,使之真正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更加高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朔州市城市管理局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张鹏祥告诉记者,朔州市数字城管平台运行以来,共发现城市管理领域问题1154件,处置率达80%,充分发挥了数字城管平台优势。下一步,数字城管平台将对接“雪亮工程”、公安110、政务服务热线12345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开通市民通手机App,通过平台升级实现智能路灯、智能环卫、智能井盖、智能公厕,完成对接各县区数字化平台,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记者 王晋飞 通讯员 孙权 任婕)

[编辑: 王俊玲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0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