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箱自动装配、产品自动物流输送、关键紧固件的信息自动控制……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同公司”),一台台大功率电力机车的转向架制造正在高效进行。随着轮驱组装数字化产线、转向架组装流水线的建成投运,中车大同公司数字化工厂建设初见雏形,也成为“新基建”浪潮下山西省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缩影。
身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企业,中车大同公司近年来以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产业带动加速转型升级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载货运、快速客运及独联体标准电力机车研制平台,中车大同公司全力推动核心业务的全面流程化与数字化,推进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的全面集成应用,以智能制造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
中车大同公司总经理付拥军表示,数字经济重构行业竞争格局,数字化转型是制造类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车大同公司将运用数字技术和精益制造方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近年来,中车大同公司积极向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快提升内部配套和供应链管控能力,推出了以“产品+”“系统+”为路径的可持续公共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合作赋能助推能源革命
中车大同公司是中国中车集团旗下核心骨干企业,致力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引领和研发制造。中车大同公司不断突破氢能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应用和成果转化,推出了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并持续深化基于氢能等新能源电力机车产品的平台建设。
近年来,中车大同公司结合“生态智造”理念,充分考虑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再制造的“双碳”指标和能量管控等问题,开展绿色运营,助力地区工业领域能源消耗持续下降。
在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车大同公司依托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迅速布局涵盖污水、废气、固废环保处理等领域的环保产业,致力于为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专业的技术、可靠的设施装备和优质的运营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中车大同公司已参与实施了陕西、安徽、广东等多省市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项目,并通过设计优化,降低运行费用,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流域内生态环境。以山西省阳城县芦苇河流域治理项目为例,中车大同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每天能提供约200立方米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的优质再生水,助力美丽乡村蝶变。
同时,中车大同公司提出“以炭治碳”的新举措,依托当地优质煤炭能源,加快煤炭资源的深度利用,建立起活性炭研发生产基地,并协同污水处理PPP项目、环保装备研制等不断取得新突破。
价值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思源社区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千佛岭乡牛星堡村的整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同时也是中车大同公司定点帮扶对象。
从2014年开始,中车大同公司结合牛星堡村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创新实施了以“形成一股合力、发挥三个优势和精准落实五大扶贫举措”为核心的“135”帮扶计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从改善民生到产业富民、从健康扶贫到文化扶志的帮扶工作。
中车大同公司提供帮村民办理小额贷款、推广先进技术、寻找销售渠道等一条龙服务;重点帮助贫困户发展畜牧业和黄芪种植产业,并加强与驻地周边企业的联系;以“公司+农户+项目”的形式,与浑源县当地龙头企业签署产业扶贫入股协议,通过电商推荐、集中采购、入户采摘等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外销农产品。
为了让员工群众居有所安,中车大同公司积极推动企业老旧社区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员工群众创建美丽、幸福、安居的新家园。此外,中车大同公司发挥高端装备制造优势,相继研制出适应不同使用条件的立体车库,以及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资源型生物公共卫生间,助力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
中车大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启超表示,中车大同公司将深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和技术革新,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打造优势产品,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