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10时,太原晋中两市共同举行改造竣工通车活动,龙城大街贯通、滨河东路南延、魏榆路正式开放通行。作为2022年晋中市城区市政重点工程,龙城大街、魏榆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有力推进,为太榆“半小时黄金经济圈”贯通“舒筋活络”,太原晋中两市商贸流、物流、资金流双向流动进一步跑出“加速度”。
太原晋中共同举行龙城大街贯通、滨河 东路南延、魏榆路改造竣工通车活动。(晋中日报 提供)
高位推动,太榆一体化向更高水平拓展
近年来,太原晋中两市紧抓重大战略机遇,一体化通行条件逐步完善,两市群众同城生活的梦想走进了现实,两市深度融合发展的蓝图正在变成实景。
2021年11月19日,太原晋中两市召开工作对接座谈会,就一体化发展提出战略性思考、前瞻性谋划和务实性举措。以此次对接会为标志,太原晋中全面开启了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2022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乘着“‘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决策部署的东风,主动服务、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迈上快车道。
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研究、一线推动。各相关单位主动作为、通力协作,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各项任务在晋中市有效开展。
2022年6月,太原市党政代表团到晋中市考察调研。7月,山西中部城市群第一次市际联席会议在太原召开,五市签署《山西中部城市群“6+1”合作协议》。
在两市和有关方面的共同推进下,太原晋中一体化向着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
航拍魏榆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晋中日报 提供)
基建入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晋中市从基础建设入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构筑“互联网”,特别是龙城大街、魏榆路快速化改造,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局性谋划、高标准设计,充分考虑道路周边地理位置、路网布局、商业网点、车辆流量等情况,确定最优方案,一线协调推进工作。
龙城大街快速化改造项目,全长8公里,本次快速化改造4公里,东起中都北路以西,西至太榆交界,双向十车道;沿线建设4个节点工程,单节点高架桥3座、连续高架桥1座、下穿通道1座、匝道高架桥1座。
魏榆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全长6.8公里,本次快速化改造4.9公里,北起文津街以北600米处,南至龙湖街,双向六车道;沿线建设6个节点工程,互通式立交1座、连续高架桥1座、下穿通道2座、匝道高架桥1座、天桥2座。
随着晋中市主动对接太原、基础设施先行,打通道路连通上的堵点难点,两市互联互通新格局进一步打开。
“目前,晋中市与太原市有13条道路具备一体化通行条件,其中6条道路已经实现连通,另外7条道路正加快推进。其中,杨盘街、农谷大道、龙湖街、创业街4条道路已经实施至太榆交界处。”晋中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实现连通的6条道路是小牛线、太太路、汇通路、迎宾街、龙城大街、鸣谦大街。”
改造后的魏榆路与龙湖西街互通道路。(晋中日报 提供)
未来可期,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动力强劲
太原晋中之间每条道路上的车流人流,是两市“一家人”频繁往来、努力奋斗的生动展示,也是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水平提质的强力引擎。
晋中主动承接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南拓”“东延”,打好山西大学城、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晋中国家农高区等“王牌”,重点把66平方公里的山西智创谷作为城市核率先突破的重要引擎。
两市“链主”企业龙头带动,协同提升区域产业链规模和质量,共同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晋中加快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围绕太原总部经济,晋中市用足用活城市群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政策,一批配套产业项目加快引进,经济增长极加速打造。
2002年,晋中市第一条城际公交线路901开通。如今,晋中至太原城际公交线路共计10条,单日运行趟次348趟,停靠站点295个,线路总长275.2公里,年运营里程872.8万公里,发送乘客1044.5万人次。
如今,龙城大街、魏榆路实施快速化改造,太原市龙城大街、东中环与晋中市城区外环、内环道路实现快速互联互通。随着道路快速畅通,两市产业加速联动,两市公交更好连通,正加速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