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41个蓝天的背后
而今,太原正在经历近年来蓝天最多的一个供暖季——以去年12月为例,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为29天,优良率为93.5%,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天。
蓝天白云,在太原不再是“奢侈品”。去年全年,太原市区优良天数为241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8天。
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作为一座能源城市,长期以来,太原空气质量改善,深受三面环山的地势之困。彻底退出168个重点城市排名靠后的被动局面,成为市委、市政府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在市委常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作出重要安排,要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科技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副市长程永平深入一线,狠抓责任落实,推动协同攻坚。市政府每周主持召开调度例会,协调调度全市秋冬防攻坚、冬奥会保障、夏季臭氧攻坚和百日攻坚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百名五级人大代表,对我市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减污降碳提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对太原大气污染防治提出应对之策。
“一天一天算,一小时一小时拼,一微克一微克抠”,一场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并州大地全面打响,全市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格局。
寸土必争的攻坚战
压力,是贯穿去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关键词——每一项工作都建立任务、责任、时限清单。
重压之下,环保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迪爱生油墨厂完成搬迁,新厂区顺利开工生产;中海能源完成无组织排放改造;2家铸造企业完成冲天炉改电炉;6家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及验收监测;太钢完成超超低排放改造、运输结构改造、鱼雷罐改造重点工程;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超超低排放改造已近尾声……
去年,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9,同比下降2.9%。这一成绩,是在钢铁、焦化等重点企业煤炭消费量增加138.63万吨(增长4.8%)、焦炭产量增加217.33万吨(增长13.4%)、化工产量增加9万吨(增长34.8%)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持续平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结果。
在燃煤治理方面,2022年太原市完成清洁供暖改造16272户,实现了全市散煤清零目标,清洁取暖覆盖率达100%。燃煤的特征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达12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4.3%。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综合管控……太原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迅速行动,聚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四大污染源,各司其职,靶向发力,精准管控,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合力。
亮出“零容忍”利剑
2022年7月20日,市生态环境局杏花岭分局与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对位于杏花岭区胜利桥东太钢小区的宝龙汽修养护部和五金小区大门口的小王修车店,开展联合检查。现场检查发现,两家企业均不具备汽车喷漆资质,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露天喷漆作业,产生的废气均未经处理直接违法排放到环境空气当中。两家企业当即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杏花岭分局移送的两家企业违法案件有关材料,去年7月28日,当地公安部门对上述两家企业主要负责人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决定。
“对守法企业全面实施帮扶,对恶意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表示。去年,该局会同公安、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利剑斩污”“秋冬防”“夏季臭氧攻坚”等一系列生态环保专项行动,坚持“零容忍”态度,用好执纪执法利剑,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严肃惩戒查处。全年共接听群众举报电话21607个,办理各类生态环境污染举报案件3044件,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22件,罚款金额1397万元。
构筑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除了结构性污染和“工业围城”问题,太原还要受到南部输入性污染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协调省生态环境厅,进一步完善太原市及周边“1+30”联防联控机制,深化区域协同治理,在重污染天气调度时实施提级管控。
“当太原市预测可能出现连续48小时以上中度及以上污染时,晋中盆地统一启动应急减排,统一预警,统一调度,共同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吉生介绍,“秋冬防”期间,按照绩效等级,对太原市及周边“1+30”重点区域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有效减轻了南部输入性污染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人不负蓝天,蓝天定不负人。我市分别在2022年11月24日至27日、12月23日至26日、12月29日至2023年1月5日,和晋中市同步启动联防联控,收到较好成效。预判16个轻至中度污染天,仅出现了1个中度污染、1个轻度污染天,出现了14个二级良好天。
并州大地上,“蓝天保卫战”仍在继续。虽然难言轻松,但生态环保人势必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