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在铺设地下供水管网。 张向荣 摄
正值春耕备耕,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五寨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在五寨县小河头镇平川区高效节水灌溉施工现场,水利配套建设施工人员为抢抓农田建设“黄金期”正在加紧施工。“不久后,这里将建成规模为5.3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五寨县水利局局长贾贵良介绍说。
南峰水库为灌溉区的水源。
五寨县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清涟河水纵贯南北,朱家川河横穿东西,是晋西北的富水县之一。多年来,五寨县立足自身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于在土地上“做文章”。
工人们在修水渠。 张向荣 摄
“五寨全县有75万亩耕地,其中65万亩为基本农田。目前已建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把65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其中包括15万亩高效节水农田。”五寨县委书记刘志成说。
该蓄水池建成后可灌溉近万亩农田。 张向荣 摄
“现在正建设的这个泵站就是为了打造高效节水农田,这样的泵站今年计划建9个。”在五寨县三岔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贾贵良指着施工现场介绍道,4月下旬就到播种的时候,所有工程必须赶在播种前完成,才能不耽误农时。
一处高效节水农田建设施工现场。 张向荣 摄
五寨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土壤多为沙壤土,适宜马铃薯生长。为此,五寨县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累计投入5.4亿元,实施了土地整理、兴修渠系、铺设地下供水管网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建成规模达到6万余亩的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实现了基地建设“机田证”一体化。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迈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23年,五寨县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规模预计将达到10万亩。
旱地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 张向荣 摄
连日来,五寨县三岔镇和东秀庄乡全面推进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为6000万元,涉及三岔镇6个村和东秀庄乡4个村。
“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栽植防护林、土壤改良工程等。”五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鹏珍在施工现场介绍称,其中,三岔镇建设规模为2.5万亩,东秀庄乡建设规模1.5万亩。”
五寨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表示,2023年五寨县将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产量达5亿斤以上。
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 张向荣 摄
此外,五寨县将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抓好加工型马铃薯、优质杂粮、甜糯玉米、道地中药材、功能莜麦、药用菊花、大东沟芥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项目,努力打造山西省现代农业样板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