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定工作开启。全省范围内,凡符合标准的村镇均可参评。评定标准包括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价值特色认证等内容。
据了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复合型活态遗产。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丰厚,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定,是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镇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文化强省、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就保存现状规模标准来看,凡历史建筑遗存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辖区内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建筑群,现存历史传统建筑成片的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镇或者1500平方米以上的村,均可参加申报评定。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审报送,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级住房城乡建设(城管)部门、文物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住房城乡建设(城管)部门、文物部门提出意见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级住房城乡建设(城管)部门、文物部门申报。市级住房城乡建设(城管)部门、文物部门初审后,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推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门会同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定,选出符合条件的上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
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6月20日。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