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田畴沃野绘兴景——山西五寨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线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3 07/12 08:31:41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田畴沃野绘兴景——山西五寨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线观察

字体:

  新华网太原7月12日电(武斌)晋西北腹地,芦芽山下,盛夏时节的五寨县境内一片片农田阡陌相通,数万亩土豆花竞相绽放。

  作为山西省内少数少工业的县区,忻州市五寨县常年以田为抓手,致力于在土地上“做文章”,素有“晋西北的米粮川”之称。

  五寨县田间竞相绽放的土豆花。新华网 发(刘笃效 摄)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五寨县如何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近年来,五寨县立足独特自然资源与地理条件,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绘就一幅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黑科技“当家”: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平整的土地、宽阔的耕道、错落有致的田埂……盛夏时节,行走在五寨县的田间地头,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景象。在十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的农田里少见劳作的农户,只有几台大型农机往来穿梭。

   大型农机在田间作业。新华网 发(张向荣 摄)

  “这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是智能数据采集终端,洒了多少农药、洒在哪里,信息都有显示。”手指驾驶室里的两块小屏幕,五寨县绿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邸希全说,大型农机让种地变得更轻松。

  利用农机耕作的间隙,神农马铃薯生产基地经理李勇军操作着搭建在田边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控制台。几分钟后,浅埋在田垄上的滴灌带开始为马铃薯苗的根系浇水、施肥。

  据李勇军介绍,以300亩农田为例,需铺设6组水阀,15个小时后滴灌完成,无需人工值守,用水量由从前的每亩100吨降至20吨,“水泵的另一端连接着水溶肥,施肥比例也可通过控制台精准控制,实现了边浇水边施肥。”

  数万亩的农田,精准施肥的比例和数量又该如何确定?李勇军指着田边的“路灯”说:“这个智能终端设备依靠太阳能工作,不仅能采集空气及地表中的温度、湿度以及风力,还可检测土壤中氮、磷等元素含量,晚上还有照明、杀虫的作用。”

  在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办公楼里,智能终端设备收集的信息被实时呈现在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当地懂水、懂地、懂电的土专家以及专业人员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对施肥量进行计算,最终将结果反馈给农户。

  五寨县田间配备的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风能高清球形摄像机等智慧农业田间终端设备。新华网 武斌 摄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农田里随处可见的先进技术给五寨县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幅以黑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的智慧农业画卷,正在这片黄土地上铺展开来。

  2021年至今,五寨县累计投入4.96亿元实施“田、水、电、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集土壤、气象、病虫害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1.3万亩。

  “从春耕、春播、中耕除草到病虫害防治以及秋收,我们实行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据五寨县农业局副局长石峰斌介绍,在高标准农田上种植的玉米由过去的亩产600公斤增长到如今的800公斤以上;加工型马铃薯最高亩产量达到7.3吨,是传统种植产量的3倍。

  示范区引领:“望天田”变身“致富田”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五寨县,平均海拔1400米,地下水资源丰富,被誉为“坐在水库上的县份”。当地75万亩农田属于典型的“水边旱”。

  如何改变县里“靠天吃饭”的农作传统,将老百姓的“望天田”变为“致富田”?2022年,一个占地126平方公里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在五寨县内拔地而起,带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新华网 发(张向荣 摄)

  “这是酿酒高粱,单价高、销路好。”在示范区内的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白文斌,正在对新试种的高粱展开育种后的田间调查。

  出苗率、叶片数、抗旱性……白文斌仔细地记录着数据,“通过数据对比,看看种高粱的效益能不能超过种土豆,让村民再多一条增收渠道。”眼下正是试种鉴选期,白文斌与团队内的11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将通过鉴定,选出适宜五寨种植的高粱品种。

  2023年,五寨县引进山西省后稷实验室,依托示范区建成300亩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杂粮苗头品种展示、谷子品种适应性筛选、名优酿酒高粱示范推广等研究,涉及谷子、高粱、红芸豆、黑豆等20多个种类的上百个品种。

  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的数字农业平台。新华网 武斌 摄

  农业的新变革也推动着乡村改革。在五寨县小河头村,55岁的白效平驾驶着大马力农机行驶在田埂上,“种了一辈子地,老了还能当上农机手,每月能多赚5000元。”白效平说。

  得益于五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权、种植主体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和示范区提供的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老白不仅将土地流转了出去,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成为了一名农机手。

  托管服务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帮助老白将土地流转费用从每亩400元提高到800元。

  路子广了,思路宽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情涌动在五寨县的田间地头。五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主任苏国平表示,示范区的建设不仅推动当地农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也集聚起五寨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产业链带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粮食安全,也连接着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

  近年来,五寨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益康公司加工车间里的谷子自动化生产线。新华网 发(张向荣 摄)

  在五寨县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小米经过去石、碾米、色选、抛光、包装等工序后,准备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生产线每年可加工谷子30万吨,生产优质小米20万吨、副产品9万吨,年销售收入14.6亿元。”公司总经理李元春说,作为五寨县引进的首家集杂粮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每年通过“订单农业”让利农户增收30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个就业岗位。

  撑起支点、以点带面,一批具有产业链生态主导力、关键环节掌控力的领军企业正逐步在五寨落地生根。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五寨县打造杂粮、中药材、生态养殖、现代农旅等7个产业园,通过延伸产业链招商,签约引进杂粮种植基地、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中药饮品加工、避暑康养和鱼饵、鸟饲加工等优质项目,将产业链条中的衍生品“吃干榨净”。

  在五寨县生态养殖产业园内,规划1600余亩的东方希望大辛庄繁育场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9月中旬可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存栏能繁母猪1万头,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年产有机化肥1万吨,年产值可达11亿元。

  五寨县东方希望大辛庄繁育场项目建设现场。新华网 发

  作为国内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东方希望集团为何落户五寨?集团养殖板块左权片区工程建设总经理王海明坦言,东方希望是主动“登门”。

  “五寨有着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络并建有冷链物流产业园,这在中部内陆地区并不多见。”在王海明看来,当地农业生产为生猪养殖提供了良好的饲料基础,而物流和冷链产业又为项目后续的屠宰、加工、运输提供了便利。

  而更让王海明印象深刻的,则是当地各级政府官员愿交心、听诉求的干事创业热情。“从审批到环评、从土地流转到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县、乡职能部门以及村干部多次现场办公,为我们提供上门服务。”王海明说。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望天田”到“致富田”……五寨特色农业正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迈向发展产业,从发展一产转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7月14日我们将举办第三届土豆花文化旅游节,邀八方来客共赏土豆花开、共谋转型发展。”五寨县委书记刘志成表示,宜居、宜业、宜游的五寨县正以打造马铃薯“育、繁、推、种、加、销、游”全产业链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纠错】 【责任编辑: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