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霍泉。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洪洞县,唐贞观年间已有记载,经过近1400年发展演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10.1万亩。
据洪洞县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务中心主任张建中介绍,霍泉灌溉工程在发展演变中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至清代形成完善的工程体系,包括以霍泉为核心的泉源工程、以北霍渠和南霍渠为核心的渠系工程、以分水铁栅为核心的控制工程、以水磨为核心的水能利用工程。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霍泉灌溉工程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各渠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等,创造性提出基层管理中相对公平的原始水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霍泉分水亭及分水铁栅。
目前,霍泉灌溉工程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灌溉面积10.1万亩,灌区覆盖洪洞县广胜寺、大槐树、赵城、明姜、苏堡5个乡镇,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2%。
霍泉泉眼。
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表示,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称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