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大同市聚焦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制定《融入京津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和行动方案》,大力推动文旅项目建设、消费能级扩容和服务质量提升三大行动,实现文旅产业发展、产品创新、品牌提升、宣传推介四大突破,加速文旅业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大同市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四新”特点,即高质量、低密度、旅居式、生活化成为新需求,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新状态,高品质的服务保障和产品供给成为新趋势,助力循环扩大消费成为新格局。大同市文旅局以市场为牵引、以需求为导向,围绕“融入京津冀,文旅要先行”定位,以打造京津冀文旅康养首选地为目标,加快培育休闲旅游、避暑旅游、研学旅游、会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文旅成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引领发展的新高地。
“融入京津冀,文旅要先行。我们要锚定‘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全面分析大同文旅发展的比较优势,力求蹚出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近日,大同市文旅局负责人这样介绍全市文旅发展情况。
大同市借力高铁开通带来的时空压缩便利,面向北京市、天津市等市场,以“产城融合”“交旅融合”“全域旅游”的理念,把历史文化资源、生态休闲资源和商业文化项目有机融合,全力构建文商旅一体化的消费型产业集群,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3年夏季,大同旅游的火热展现出全市积极应对市场新趋向和游客新需求取得的成果。各地游客慕名来到大同,不再局限于只游览云冈石窟、恒山等景区,而是更愿意在文韵沛然、生机盎然的古城内畅游,感受古都大同内在的独特文化魅力。
据介绍,大同市目前正全力实施文旅消费链合作行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核心,以恒山、古城、长城、平型关景区为主体的“1+4+N”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文旅康养首选地和区域消费中心。
此外,大同市大力推进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景区、北岳恒山景区、大同古城景区、“博物馆之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平型关景区建设,做强文旅消费品牌,并通过发展体育旅游消费、培育乡村旅游消费、引育会展消费、做强研学旅游消费等,优化文旅消费供给,把历史文化资源、生态休闲资源和商业文化项目有机融合,构建文商旅一体化的消费型产业集群。(史涌涛 马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