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红绿彩瓷竞芳华-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3 12/15 13:48:17
来源:新华网

山西长治:红绿彩瓷竞芳华

字体:

  新华网太原12月15日电(赵睿) 醒泥、揉泥、拉胚、上釉……完成数道基础工序后,在1200摄氏度高温下烧造而成的白釉瓷上,用笔蘸取红、绿、黄等彩料勾画出纹饰,再次入窑经过80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后,一件件精致的红绿彩瓷作品正式“出炉”。由于瓷器多以红绿两色勾画纹饰,红绿彩瓷俗称“红绿彩”。

  13日,“‘晋’请您来,见证高质量转型发展——第十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走进长治市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博览园传统陶瓷作坊生产基地,一同经历从泥料到成品的制瓷之旅。

  生产基地内,工人对素坯进行修整。新华网 发(苏航 摄)

  八义窑所在的长治市八义镇,周边山岭绵延、矿产丰富,烧制生产红绿彩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八义窑红绿彩的精髓在于它的化妆土。”据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敏介绍,化妆土是陶瓷胎上的一层白色瓷土,能使胎面光滑洁白,是陶瓷“变美”的法宝。“用八义镇出产的化妆土做出来的陶瓷效果好、特别润、耐高温。”李亚敏说。

  八义窑红绿彩瓷作品。新华网 发(苏航 摄)

  拥有上好原料的八义窑红绿彩,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如何给烧制出来的瓷器穿上靓丽的“外衣”。李亚敏表示,工坊里的画师们大多是当地有名的手艺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出了八义红绿彩的精美“容貌”。

  “我正在创作的是《上党春韵》,灵感来源于上党传统的舞龙活动。现在正在进行的步骤是描线,之后还需要反复烧制和上色环节,这件作品需要六、七天的时间才能完成。”面对采访团,彩绘师侯文杰暂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介绍着笔下的作品。

  彩绘师用画笔填充颜色。新华网 发(苏航 摄)

  八义窑红绿彩起源于宋代,地方特色浓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2012年起,当地成立并启动了红绿彩瓷器生产项目,攻克技术难题,恢复工艺。2021年,“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年来,八义陶瓷文化科技公司先后投资1.2亿多元,建起了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产业园,总占地面积70余亩,总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

  八义窑红绿彩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类红绿彩瓷作品,简约的造型、奔放的装饰纹样和鲜艳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新华网 发(苏航 摄)

  如今,八义窑生产的产品远销大江南北,先后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国际文博会、农博会、旅游展览会上获得20多项大奖。

  李亚敏表示,将进一步做强做大陶瓷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上马陶瓷设计车间、产品包装厂等项目,形成一条龙生产线,结合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产量和产值双翻番目标。

【纠错】 【责任编辑: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