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西一项入选-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1/20 09:17:22
来源:太原晚报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西一项入选

字体:

  原标题: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月19日初评启动,33个考古项目参评,其中,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进入评选。

  霍州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白龙镇陈村,地处汾河西岸台地边缘,窑址基本叠压在村庄之下,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霍州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陈村瓷窑址开展首次考古发掘。

  发掘地点8处,发掘面积共600平方米。揭露出金元明时期窑炉9座、作坊9座、灰坑40个、沟2条、井1个等多处窑业遗迹,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取得重要收获。

  初步判断,霍州窑约在北宋后期或金代前期开始烧造,金代达到成熟,形成了以细白瓷产品为主流特色产品,“擦涩圈”叠烧为主要装烧技术和细凸线纹印花为装饰特征的产品面貌。细白瓷胎体洁白而坚致,器类小巧而多样,釉层稀薄而光亮,釉色洁净而明快。常见器形有浅盘、小碗、小盏、玉壶春瓶等。

  元代是霍州窑烧造历史中最为闪耀的时刻,以工艺精湛、造型薄俏的细白瓷产品一骑绝尘,成为全国唯一生产精细白瓷的窑场,是继邢窑、定窑以后,中国古代北方细白瓷生产的最后高峰。

  霍州窑明代窑业遗存的发掘,在北方地区明代陶瓷考古中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是第一次对北方地区明代窑址开展的系统性考古发掘,对于北方地区明代陶瓷生产编年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霍州窑的考古新发现,填补了北方地区白瓷业发展,特别是精细白瓷发展史的缺环,是北方地区陶瓷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考古成果充分说明,处于北方陶瓷手工业主要生产区域冀、豫、陕等之间的山西,凭借其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彰显出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记者 陈辛华)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