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会客厅】常书铭:变比较优势为经济胜势,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1/26 20:34:10
来源:新华网

【两会会客厅】常书铭:变比较优势为经济胜势,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

字体: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晋商故里晋中市如何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山西省人大代表、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谈转型、论融入、话潜力、叙振兴、说文化,亮出晋中市从五个方面发力,变比较优势为经济胜势,努力在山西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新路径。

  新华网:晋中市如何以先进制造业振兴升级为主攻方向,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开辟新赛道,推动高质量发展?

  常书铭: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厚植三晋大地生态底色。对此,晋中市把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以新能源(甲醇)汽车产业破题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依托吉利晋中基地省级“链主”企业这个龙头,形成上下游60余户配套企业全产业链,在全省链条最长、资质最全、产量最大。

  我们发挥晋中深耕甲醇40多年的优势,“车、醇、运、站、捕”一体推进,在累计推广甲醇汽车近5000辆基础上,力争2024年达到1万辆以上市场规模,打造规模经济,向规模要效益,让“甲醇汽车甲天下”成为山西制造业的鲜明标识。从实践看,甲醇重卡既环保清洁、又经济实惠,在能源革命板块,发挥山西省煤制醇、焦炉煤气制醇资源技术价格优势,以甲醇制备牵引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我们要用好晋中富集的煤层气资源,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抽采利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强力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在推动转型的同时,我们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晋中地处汾河腹地,守护好128公里“母亲河”责无旁贷,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省市级86项重点工程,汾河干流晋中段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2023年新增成林面积20万亩以上。晋中市持续推进甲醇重卡陆运替代,2000多辆甲醇重卡奔行在全国各地,仅市域范围内就达700多辆;4.3米及不达超低排放标准焦炉全部关闭;寿阳强伟纸业、和顺银圣科技2户企业刚被工信部确定为“绿色工厂”;抓好汾河谷地大气污染防治,为建设美丽山西贡献晋中力量。

新华网:立足区位优势,晋中市如何以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为切入,借力城市群,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

  常书铭:晋中是山西中部城市群核心板块。一方面,服务城市群,深化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借力城市群,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聚焦深化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晋中市与太原市共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两市形成“六个一体化”相向发力、由通到融的良好态势。坚持服务太原就是发展晋中理念,晋中市在2023年完成龙城大街贯通、滨河东路南延、魏榆路改造的基础上,2024年将再向西打通龙湖大街化章街,打造一刻钟贯通综改示范区科创大通道;向南争取太(原)太(谷)路快速化改造;向东推动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连接中部城市群寿阳县节点;中部打造太原向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榆次区、国家农高区、榆社云竹湖度假区的城市核“中轴线”;争取8条国省公路开工建设,加快与太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同时,以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为切入,以“飞地经济”为模式,晋中市将再布局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再推出一批“跨市通办”事项,打造支撑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借力城市群,晋中市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晋中市强化开放理念,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上下功夫,与苏州工业园区对接,做好产业承接转移,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示范园区,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地产业布局往内地转移。同时,晋中市用好祁县“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中鼎物流等平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祁县玻璃器皿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开行751列。

  晋中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晋商回归行动”,2023年招引项目140个,总投资1164亿元、完成省定目标102%,让经济主体愿意来、让实力企业走出去,加快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新华网:晋中市高校密集,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教人才资源。依托如此人才潜力,晋中市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常书铭: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晋中市有驻地高校21所、34.6万名师生,高校师生数占全省近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344家,国省级创新平台80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但晋中市驻地高校近三年产出的1200余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足10%。元旦前,我们特邀驻市高校负责同志,召开了市校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1月5日,邀请驻市高校负责同志列席了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1月6日起全市21所高校全部向社会开放,市校协同创新正由“物理融合”走向“化学反应”。

  我们要深化城校融合、产学融合,联盟创新、创业孵化“双融双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晋中开发区大学城协同创新中心,同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共建高端装备与低碳技术应用促进中心等,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争取新增创新平台10-15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00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想吸引人、留住人,关键要健全优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民生体系。主城区榆次区启动“百万人口集聚计划”,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落实购买甲醇(醇电)汽车每台补3万元、购买商品房补6-18万元等优惠政策;山大附校、师大附校、山大二院南院区等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集聚;留住大学生年轻人、迎来银发经济老年人,做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放大“人口红利”、释放人才潜力。

 新华网: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晋中市将怎样打造“村美、业兴、民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常书铭:晋中市认真落实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讲话精神,率先召开寿阳现场推进会,以有条件的乡镇政府所在村、城区周边村、核心景区承接村集中连片治理为重点,开展“百乡千村”治理,探索水、气、暖、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全面提升。

  “千万工程”是重要引领。晋中市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打造一批干净、整洁、安全标杆村。同时,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强化示范带动,全省推广有机旱作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70个基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寿阳县与山西农大合作共建有机旱作农业现代化产业研究院,在景尚乡玉米单产达2540斤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有机旱作玉米品质,达到一级食用玉米标准。

 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晋中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强“一堡垒五中心”;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16家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投用、实现县域全覆盖,建成900多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养老服务覆盖75%以上行政村;全市域推广榆社县的“五个一点”模式,保障日间照料中心常态长效运行,积极探索“托老”模式,提高幸福养老的覆盖面和受众率。

  劳务品牌连着大民生。我们将打造好“榆社古建”品牌,擦亮“左权保姆”“寿阳美容”“平遥家政”等特色劳务品牌,让更多群众掌握致富“一技之长”,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新华网:晋中市历史厚重、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在用好“晋商故里”金字招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文旅+”产业文章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常书铭:我们将利用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示范带头做强文旅产业。

  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带头。晋中市将实施“千处文物保护计划”;在平遥古城投资13.9亿元完成古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立面、街面、天面”全覆盖整治,打造保护古城的“千年工程”;持续办好平遥电影展、摄影大展,引入北京“798艺术区”专业团队运营展区,申办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在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上带头。晋中闻名遐迩的“四城六院”,既是晋商文化的鲜明标识,又是文旅资源的瑰宝。我们要深挖晋商文化内涵,推进以平遥为轴心的晋商文化圈百公里百科全书“双百”工程;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遗产活化、空间拓展、景城互动、数字文旅新消费,打造数字影视基地。此外,晋中市将在提高旅游过夜率上下功夫,持续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平遥超五星级文旅酒店落地;启动“金牌解说员”首期百人的培养工程,高标准建设龙头景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丰富“旅游+文创”“旅游+文博”等业态上带头。我们已推出60多种推光漆器成为“国礼”,积极与故宫、央视合作,全面展示平遥推光漆器等各种文创产品。下一步,晋中市将依托122项国、省级非遗项目开发更多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发展“文旅+康养”上带头。晋中市将建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依托夏凉晋中、壮美太行、21度的七月、云竹湖中医药等优势,做大银发经济,把晋中打造成为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养心、养生、养老的康养区和“后花园”,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与此同时,晋中市将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从元旦到现在已经接待近40万人次的游客,营收超过1000万元,加快“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变。

【纠错】 【责任编辑:李哲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