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一手牵着教育,一手系着医疗。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解军表示,山西医科大学正在冲击“双一流”,通过整合学校平台优势,汇聚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企业人员,从临床需求、材料应用、新药研制等角度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山西医药卫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作为山西医学类高校的“领头雁”,山西医科大学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
解军: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原创理论研究的主力军,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山西医科大学致力于建设跨学科交叉平台,前瞻布局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
2023年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山西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一平台、两中心”合作机制,通过与顶尖高校合作,在联合创新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与清华大学成立了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还和华大研究院成立了未来医学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的部分成果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17篇。此外,我们还与北京大学创立了“233”京晋冀蒙高校与疾控中心合作新机制。
去年两会我提出了加大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建议,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和积极回应,推动全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会议在山西召开。
新华网:山西医科大学确立了“双一流”的目标,请问学校准备在哪些方面发力?
解军:山西省赋予山西医科大学冲击“双一流”的重大使命,我们围绕如何创建“双一流”进行了深入思考。
近年来,我国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世界先进的肿瘤放疗装置,也是山西医科大学冲击“双一流”的特种医学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学校正在建设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重点建设重离子医学中心,建成后中国工程院夏佳文院士及其团队将落户山西,带动山西形成集核医学前沿研究、肿瘤精准治疗、高端装备制造为一体的重离子产业,形成“科技—医疗—产业”全链条、系统化的发展格局,使“国之重器”造福山西。
新华网:高校科技成果可实现多赢。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方面,山西医科大学做了什么尝试?
解军:2023年,学校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共同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LM49片成功转化,转化金额达1.1亿元,成为山西首个单品过亿元的转化项目。
我认为,高校必须加强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推动优势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一线,完善企业与高校之间“悬榜—揭榜”合作模式,构建“先赋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路径。
医药卫生是创新活跃、潜力巨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新兴产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整合学校平台优势,汇聚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企业人员从临床需求、材料应用、新药研制、生产工艺等角度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山西医药卫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