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各地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整体上看,近几年耕地后备资源呈递减趋势,分布较为分散、区域性差异特征明显
◇作为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八成,挖掘盐碱地潜力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飞航
在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河北省乐亭县数字循环农业智慧园区,工作人员在调整水稻田监控设施(2023年9月14日摄)牟宇摄/本刊
耕地后备资源是重要的“储备库”,直接反映国家耕地开发的潜力,目前,我国有数千万亩耕地后备资源,是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各地耕地后备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部分地区资源趋于枯竭,质量状况不佳。这一变化趋势既受近年来高强度开发影响,也与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一些后备资源不再宜耕有关。
盐碱地作为后备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潜在粮仓”,眼下各地不断更新升级盐碱地土壤改良新技术、开发耐盐碱作物品种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盐碱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宜耕资源紧缺
按照2016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8029.15万亩,较此前一轮减少近3000万亩,其中4721.97万亩受水资源利用限制,短期内不适宜开发利用。2021年全国各地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整体上看,近几年耕地后备资源呈递减趋势,分布较为分散、区域性差异特征明显。
从数量上看,耕地后备资源总量持续减少。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当地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从2004年的1800万亩降至2016年的1073万亩,2022年又降至416万亩,10多年间面积减少超3/4。
山西省2021年开始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宜耕耕地后备资源较2016年公布的数据增加65%。但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的调查地块要求坡度在25度以下,2016年则为15度以下,条件放宽了许多,若扣除15度至25度之间这一部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实际减少29.38万亩。
从分布上看,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已“见底”。2016年发布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显示,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地的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各省份耕地后备资源之和仅占15.4%。
此外,省域内资源分布也呈现地域差异化。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负责人表示,山西省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而平原地区,可供利用的后备资源有限。
从质量上看,一些区域宜耕面积不足资源总量10%。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地区存在符合现行标准的耕地后备资源,但考虑开垦为耕地后的群众种植意愿、生态环境、当地劳动力情况、耕种利用便利程度等因素,宜耕后备耕地仍显不足。仍以山西省为例,全省大部分宜农荒地分布在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较差的山区、丘陵、河滩,坡度在10度到15度之间,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据估算,实际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仅约100万亩。
业内人士表示,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粮食安全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也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耕地资源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减少、质量较差的情况将给国家粮食安全和重大项目落地带来挑战。
改造盐碱地唤醒潜在“新粮仓”
站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地头,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垠。开张镇农科站负责人吕战虎说,别看现在这小麦长势这么好,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原来村民都是用井水浇地,井水氯离子超标,浇过的地,地皮都是白盐巴。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村里修了渠,接上了黄河水。用黄河水浇地成本低,也更方便了。”吕战虎说,枣圪塔村的耕地是盐碱地,用黄河水改良后,再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地明显发生了变化,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
盐碱地,曾经是贫瘠的代名词,“十年九不收”是它的标签;盐碱地,又是潜在的“新粮仓”,分布广、面积大是它的特点。作为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八成,挖掘盐碱地潜力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永济是一个缩影,“盐碱地上种粮难”是世界性问题。据统计,盐碱地遍布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超过8.3亿公顷。在这些地方,土壤盐分和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作物很难生长,当土壤含盐量超过6‰时,作物出苗率将低于50%,产量减少90%。业内专家表示,我国15亿亩盐碱地中约5亿亩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如能充分利用起来,将有效增加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如何在盐碱地上多打粮,加大改造提升力度是重要一环。相关专家表示,盐碱地治理难度大,其重要原因就像农民常说的“碱是天生的,盐是地长的,无法完完全全去掉”,应加大盐碱地改良科研攻关力度,促进盐碱地高效开发利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从80年代起,山西在盐碱地上开展了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中心,挖排水渠、修筑防渗渠和井灌井排为手段的工程改良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山西省盐碱地以苏打型盐化土和苏打型碱化土为主,含较多的易溶性盐,综合治理措施不配套,加上资金不足,科研手段跟不上等原因,盐碱地改良技术一直没有取得较大突破。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在引进日本改良剂DS-1997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5种盐碱地化学改良剂,并进行了国产化生产,建成了年产5万吨的盐碱地改良专用肥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彻底改造盐碱地5万亩以上,应用推广面积10多万亩,辐射带动50万亩盐碱地改良,建立了化学措施、水利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为核心的综合改良技术体系,形成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项目研究成果随后被迅速推广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卅里铺乡兰玉堡村,地处大同市天阳盆地中心,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浅,属重度苏打型盐化土的典型代表,过去一直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历史上无人耕种,通过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改良后,农作物一年比一年长得旺。
试验数据显示,改良后第三年,土壤pH值下降到7.8左右,盐分含量下降50%左右,土壤有机质提高30%以上,普通玉米产量达到689.7公斤/亩。兰玉堡村1200亩盐碱地改良基地发展为“盐碱地改良—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便处理—培肥土壤”的循环农业基地。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曾经沟壑纵横的沟坡地,经过工程措施改造,成为平整的后备耕地(2024年1月3日摄)王飞航摄/本刊
高效利用耕地后备资源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施策取得预期效果。
首先,完善政策规划,加强耕地后备资源保护。耕地后备资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防线。当前耕地后备资源整体减少,如果保护不力,将难以发挥耕地后备资源平抑耕地和粮食缺口的作用。基层人士建议出台耕地后备资源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为各地治理占用、破坏耕地后备资源等强化法律支撑;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保护专项督查、检查,提升全社会耕地后备资源保护意识。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建议,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展精准规划分区,依据各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综合评价与测算方法。可根据资源承载力优化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划定耕地后备资源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生态建设区、生态保护区,设定差别化开发利用目标,发挥资金投入的最佳效益,实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盘活各类闲置土地,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城镇化进程下,农村人口、资金持续向城市流动,原有低效耕地、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等有较大挖潜空间,可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农村土地摸排,储备耕地后备资源。
基层人士建议,应进一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调查,全面摸清符合条件可恢复耕地的园地林地、工矿废弃地、残次林地等情况,挖掘各级、各部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易地扶贫搬迁、矿山复垦等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谋划布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此外,当前一些地方探索将部分草地、灌木林地等纳入耕地后备资源,一定程度补充了资源数量,对各地保障耕地面积、解决发展用地需求等起到一定作用,可进一步用好闲置土地,多渠道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
最后,加大政策扶持,激发基层土地整治积极性。多地基层干部建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应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协同推进相关工作。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应完善相关资金支持或出台以奖代补政策等,提高基层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除财政投入之外,还应两手发力,在开发利用及经营过程中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完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监督约束等机制,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产业化,解决土地开发的资金投入、过程监管、后续实施和收入分配等问题。
(《瞭望》202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