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武乡:红色旅游正圈粉越来越多年轻人 -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5/24 15:24:05
来源:新华网

山西武乡:红色旅游正圈粉越来越多年轻人

字体:

  新华网太原5月24日电(王浩庆)时值夏日,一队身着军装的中学生,在位于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军文化园农耕广场进行训练。

  这是当地红色研学的一项课程。为了让更多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活”起来,近年来,革命老区武乡创新呈现形式,打造了研学实践、沉浸式演出、交互体验、红色文创等新型文旅业态,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太行少年军校共有宿舍近60间,最多可同时容纳近200名学生研学。新华网 王浩庆 摄

  文化园内建有一所太行少年军校,为来此研学的青少年提供住宿等服务,“依托红色资源,打造集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一体的红色研学体验。”负责人刘卫平介绍说,园区主打红色研学体验游,即当一天战士、干一次农活、打一场游击战、看一出抗战戏,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和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让红色历史入脑入心。

  在武乡,红色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展陈布置,游客可以在互动参与中近距离“触摸”历史。借助数字科技,武乡许多红色景点还打造了交互式电子课堂,增强年轻游客的代入感。

  50多位革命先辈、百余张高清照片、多部红色经典作品……在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台“数字学习机”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只需动动手指,游客就仿佛置身于红色历史的海洋中,内容丰富的课件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游客正在观看红色情景剧。新华网 王浩庆 摄

  “‘红色文化+数字科技’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非常开心。”河北游客陈天松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走进纪念馆,在他看来,数字科技赋能文旅,这种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唤起年轻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探索“红色+”旅游新业态,武乡红色旅游供给体系不断丰富,综合效益逐渐显现。据武乡县文旅局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6万多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53.6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52.96%。

  八路军文化园内的文创产品区一角。新华网 王浩庆 摄

  夜幕降临,沉浸式实景演艺《太行山上》在武乡下关村太行龙湖北岸精彩上演。

  伴随着激昂的音响和绚丽的光影特效,当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红色故事跃然眼前,实景剧演出给观众带来了可看、可听、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圈粉了不少年轻人。

  实景演艺《太行山上》。新华网 发(王昕妍 摄)

  “这种新奇的沉浸体验,让红色历史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来自山西晋中的大三学生百谨瑞说,书本和影视作品中的红色故事跳出屏幕,走到自己身边,打破了时空限制,更能领略武乡红色文化的魅力。

  此外,武乡还通过系列微视频、无人机航拍、特色美食、网红Vlog打卡等形式,展示武乡的红色旅游、绿色生态和风土习俗,让小城武乡在年轻人中“破壁出圈”。

  24日,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武乡如期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红色景区以及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武乡,为当地火热的旅游市场再添“一把火”。

  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伟国看来,红色旅游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升温,本质上是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信念感,适应年轻人生活方式,创新体验式新业态,已成为红色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趋势。

  “‘90后’‘00后’正成为旅游市场的一支主力军,只有把产品做得够新鲜、有内涵,才能让红色旅游成为新风尚,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时代光芒。”刘伟国说。

  武乡县文旅局副局长牛永峰表示,在《太行山上》对全国学生长期免费开放、团体研学的基础上,武乡还将在文旅+数字、文旅+演艺等方向持续发力,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文旅业态,让红色文化圈粉更多年轻人。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