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山西大同多举措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024-05-31 17:25:51 来源: 大同市新闻中心

  干净的农家小院花团锦簇,规范化的种养殖基地生机勃勃,标准化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近年来,山西大同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广袤农村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

  以乡风文明建设之“力”,推动和美乡村提质增效

  近年来,大同市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为牵引,突出示范引领,强化举措落实,切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33个、市级文明村镇197个,星级文明户约12.8万户。

  大同市各县区依托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0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该市通过农民夜校、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先进乡村,将不收高价彩礼、不大操大办纳入村规民约和星级文明户评比、文明村镇创建中。

  此外,大同持续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规范移风易俗办事流程。大同市文明办会同大同市民政局推动各县区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补充移风易俗相关内容,村“两委”依托红白理事会,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婚丧嫁娶事宜办事程序、彩礼酒宴标准,实现“有人管、按章办、机制全”。

  以环境整治之“笔”,描绘和美乡村画卷

  “不论是污水管网建设,还是清理沟渠、硬化道路、改造厕所,村民都主动加入进来,村民居住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云州区倍加造镇营坊沟村党支书记蒋亭介绍称,该村注册了6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由9名村民组成的清洁环卫队每日早晚两次对全村进行全方位保洁。同时,该村建立卫生清洁长效机制,促进环境整治制度化、持续化。

  据悉,大同市压实县区属地主体责任,因地制宜、科学引导,选择合理改厕模式,保障改厕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在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基础上,大同全面加强秸秆处理力度,2023年全市秸秆可收集资源达128万吨,综合利用率93.59%。2024年,大同继续实施26个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以上;建设污水处理厂6座、污水处理站183座。

  以基础建设之“手”,提升配套设施硬实力

  2023年以来,大同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里程7351.612公里,危桥改造31座,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72.74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解决了87个乡镇、142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燃气管网、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点全域覆盖。该市大力实施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建成440.64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连通A级以上景区10个,覆盖非A级景点39个。全市太阳能路灯亮化的行政村达84%以上,预计2025年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马静波)

[责任编辑: 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