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名“暑期班” 学会“三要看”
暑期刚至,本报热线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称报名兴趣班时,因没签合同导致退费遇阻。就此,记者采访市消协,为您奉上一份“提示清单”,报名时务必“三要看”,巧妙避“坑”。
据了解,这位家长为孩子报了游泳培训班,教练认真负责,孩子学习兴趣浓厚。然而,没上几节课,教练因故离职,孩子对新教练不适应,家长想退费却遭拒。她认为,游泳班违约在先,但因报名时没签合同,对相关内容没有约定,导致退费遇阻。
“报兴趣班时,一定要签合同。”市消协工作人员说,如今,利用暑假学习各项技能进行“充电”,已被家长安排在大多数孩子的日程中。不过,在收获学习和成长的同时,有的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比如所报培训机构不正规、不具备办学资质;报名时没签合同,没对双方责任进行约定导致纠纷;预付式报班,中途退费遇阻等。
暑假报班要学会“三要看”。
首先,看资质。报班时,家长要仔细审查培训机构的资质,包括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等。选择合法合规、信誉良好、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机构,以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看合同。家长给孩子报班时,一定要签合同。签合同前,务必看清条款内容,特别关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收费标准、退费规则、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如有疑问,及时沟通并修改补充。
最后,看预付。对于培训机构的优惠促销活动要保持理性态度,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一次性缴纳过多费用。同时,提前注意防范预付费可能带来的风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报名之后,一定要保存好培训合同、缴费凭证、宣传资料等相关证据,如遇纠纷,可向市场监管或消协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记者 李晓琳)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