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 心安吾乡丨一顶帐篷撑起“诗和远方” 景区化村庄爆火“出圈” -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8/07 08:10:23
来源:新华网

太行山下 心安吾乡丨一顶帐篷撑起“诗和远方” 景区化村庄爆火“出圈”

字体:

  编者按:城市是山水交融的生态美景,乡村是产业兴旺的崭新画卷。作为太行山上“最绿”的城市,晋城不断擦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城市名片。从城市到乡村,从颜值到品质,晋城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高起点规划、大项目招商、新业态拓展,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要素流动,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中国经济信息社调研团队走进太行山下这座“晋级之城”,近距离感受“大美太行、康养晋城”,特推出“太行山下 心安吾乡”专栏,聚焦晋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路径。

  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时尚浪漫的布置,完善的烧烤设施,免费的儿童游乐设施……盛夏时节,山西晋城泽州县山耳东村“湖畔·桃花坞”露营地在各大平台频繁闪现、火爆出圈,成为晋城及周边游客的打卡地。

  山耳东村位于泽州县巴公镇,全村共有321户994口人。这里山水环绕、果树成林,绿化面积超过95%,距离晋城市区10多分钟车程,曾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

图为“湖畔·桃花坞”露营地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20世纪90年代的山耳东村就已经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宽裕型小康示范村”。近年来,山耳东村凭借依山傍水的资源优势和紧邻市郊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开辟生态价值转化“新赛道”,围绕“美丽乡村+康养生态”,采取“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找到了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2018年10月,山耳东村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成为远近闻名的秀美乡村。

  山耳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帅介绍说,山耳东村有绿水青山,但是不知道怎么能变成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区位优势较好的山耳东村,发展乡村旅游却没有方向。

  2023年3月,泽州县《景区化村庄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7年)》出台,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村庄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新动能。

  赵帅表示,有着浓厚文化积淀和丰富生态家底的山耳东村,有从“美丽乡村”向“景区化村庄”转变的底气。

图为“湖畔·桃花坞”露营地

  以景区化村庄创建为契机,山耳东村成立了泽州县宜居乡村旅游有限公司。经过前往成都等地实地考察,山耳东村最终敲定以露营为发力点,通过招商合作、集体运营等方式,“湖畔·桃花坞”露营地项目正式启动运营。

  在林海与鲜花簇拥下,一个个帐篷、天幕点缀其间;水上游玩,一解夏日的清凉;穿越林间的自行车道、人行步道建设正酣……“景在村中、村融景中、村景一体”的建设理念,让露营地在启动初期就吸引了众多游客。

  今年4月初,原计划在5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的“湖畔·桃花坞”露营地“被迫”提前营业。前来露营的游客需要提前四五天预订位置,双休日更是“一帐难求”。

  今年“五一”假期,山耳东村接待游客人数超8000人,营业收入8万多元。5天假期中,由于游客较多,赵帅与其他村干部都来到露营地帮忙。“经营搞起来,受益的还是村里。乡村旅游,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丰富业态,才能得到认可和发展。”

  创建景区化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山耳东村小学教师韩会兵说:“村子更干净、更美观了!村里的发展吸引很多人来村里旅游,让人们感受到乡村的美好。村里的农产品也好销售了,大家的心气儿更高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解决了60余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收入也由原先的4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80万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山耳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帅说,未来,山耳东村将适当拓展露营烧烤规模,提高接待能力,并增加水幕电影、农家民宿等设施和服务,打造品牌康养栖息地。(张珂萌、蒲思静、裴小雨)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