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与老朋友一同享用美味午餐、下象棋、唠家常……这是灵石县“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2024年以来,灵石县加快推进“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建设,重点打造的75个幸福小院目前已有65个建成投运,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依靠。
【同期】灵石县民政局副局长 刘露
灵石县制定出台了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行动方案,将幸福小院建设列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同年财政投入655余万元用于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截至目前,灵石县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院151处,覆盖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万余人,已服务老年人5200余人,覆盖全县82%的行政村,覆盖率较2023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幸福小院的建设按照“管吃饭、助清洁、促健康、帮急难”的服务理念,以解决农村留守空巢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吃饭、照料、基本医疗等需求。
【解说】
灵石县王禹乡结合当地多元化养老需求和村情实际,从选址建设、运营监管、特色服务等角度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幸福小院建设。目前王禹乡共有7个幸福小院、9个日间照料中心,覆盖11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惠及老年人600余人,已实现农村幸福养老行政村全覆盖。
【同期】灵石县王禹乡柏明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尚仁
2024年4月20日柏明村幸福小院开始建设,5月8日投入运行,可以服务在村居住的所有老年人,现容纳40余人就餐,提供早中两餐、理发、洗衣、娱乐等服务,同时还开展志愿者送餐服务。考虑到场地有限、人数较多,幸福小院工作人员在屋外增加两个凉亭,在保证老人就餐的同时,方便他们打打扑克、下下象棋。
柏明村幸福小院实行两位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在老年人茶余饭后的交流中,我们能获取到一些村情民意,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这时凉亭就发挥着议事亭的作用,对村民关心的问题就地解决。
下一步,柏明村幸福小院还计划引入心理疏导服务,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入户服务。
【解说】
幸福小院的建成和投用,让全村60周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有了定点定时吃饭、与老年朋友沟通交流的固定场所。在这里,老年人还可以享受王禹乡统一组织的文化进小院系列活动和健康义诊两项福利。
【同期】幸福小院老人 王春保
我今年74岁,在幸福小院吃饭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乡村医生来量血压、查血糖、送医送药上门,还定期组织老年人体检。
【解说】
“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是灵石县确定的一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共富工程,从2024年到2026年,要利用三年时间在有基础条件且常住老年人较多的行政村及自然村,分批打造兼具日间照料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农村养老服务场所,实现“覆盖200个村、惠及万户村民”“愿改尽改”目标。
【同期】灵石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露
幸福小院建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建设周期短。灵石县本着轻建设、重服务的原则,所有的场地均在原有房屋或民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以添置必要的服务设备为主,其中68%的村实现了当月建当月运行。
二是受益群体广。在满足常住人口较多的行政村需求基础上,将服务延伸到常住人口较少的自然村;从服务的对象上,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将服务拓展到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等。
三是服务内容多。在提供就餐服务的基础上,幸福小院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开展理发、医疗、洗衣等外延服务,保障了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是运营模式新。幸福小院通过村建村营、村建民营、民建民营三种模式运营,将养老服务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