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频现“招转培”骗局,求职者找工作需谨慎-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9/03 11:05:47
来源:山西晚报

网络频现“招转培”骗局,求职者找工作需谨慎

字体:

  原标题:本想做个打工人 不想成了“投资人”

  网络频现“招转培”骗局,求职者找工作需谨慎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多名山西网友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招聘单位设置的“招转培”套路,本是求职招聘却转为培训,并且,一些求职者还在涉事公司的诱导下通过第三方平台贷了款。山西省人社部门提醒求职者谨防“招转培”骗局,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得不到理想工作。

  找工作遇上五花八门的套路

  据求职者小孙介绍,2023年11月,他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关于电商岗位的招聘信息,于是前往应聘。一名公司主管和他进行了面谈,其间向他展示了一些网店的数据,让他投资开网店,公司负责培训教学。该主管表示,没有赔钱的店,就是挣多挣少的问题。小孙此后交费12800元,签了合同。钱是转给个人的支付宝账号,没让对公转账。办好了营业执照,小孙在公司开始学习开网店。公司帮他注册了两个店铺,审核通过后,公司一个员工教他进行货品的采集、上架、刷单等操作。网店上线后,公司主管把他拉到一个售后客服群,告知他遇到困难可把问题发群里求助。此后,公司主管对他的态度变得不冷不热。他遇到困难在售后客服群求助,也得不到回应。

  “网店没流量,就让我充钱做推广,不出单了就调投产比,调来调去也没效果。经营半个月,推广费花了不少,钱没赚到不说,还赔了1000多元。”小孙说,该公司通过招聘网站发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然后进行诱导招转,最后让人投资开网店。所谓的技术培训只是告知软件的使用方法,没有任何运营策略。“这是典型的‘招转培’,我已经投诉举报,要求这家公司退还我12800元。”小孙说。

  “今年3月,我应聘做销售。公司人事在电话里说有100多家稳定商户需要人去维护,新人每月可以赚到一万元左右的工资。”太原青年小李称,在试用期间,公司一个员工带他跑了4家商户,教他熟悉下单系统。此后,公司运营经理给他介绍公司的产品、案例和合同协议,这时候他才知道,该公司是在招城市代理,他当时脑子一热交了3000元定金,签了协议。他回家上网一查发现并不靠谱,第二天找公司要求终止协议,运营经理让他回去等消息,直到现在也不给处理,钱也没有退。

  “到公司应聘,公司不给我安排正式岗位,而是让我通过网贷平台申请贷款交培训费;这明面上是在招聘,实则是‘招转培’。”求职者小赵向山西晚报记者描述她的应聘经历时说,因为认为招聘公司存在欺诈,她已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公司取消她的“贷款订单”。

  警惕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

  事实上,向招聘对象收取培训费用的情况早已被明令禁止。《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年轻消费者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遇到‘高收入、零门槛’的应聘机会要特别注意。无论培训还是就业,都要寻找正规途径,避免落入‘招转培’一类的陷阱之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由于大多数“招转培”受害者实际被骗金额较小,走正规诉讼程序的成本过大,导致其维权力度不足。山西晚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包含“招转培”这一关键词的投诉达640余条,投诉者的诉求多数为“退款,解除合约”。

  今年6月,山西省人社部门发布信息,提醒求职者警惕10大求职“陷阱”,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中提醒:警惕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员工培训成本一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对经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谨防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得不到理想工作。

  山西省人社部门提醒求职者,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若属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记者 梁成虎)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