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帆:让文化遗产“活”在公众心中-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9/16 15:44:49
来源:新华网

杜晓帆:让文化遗产“活”在公众心中

字体: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日前举行的文化遗产忻州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杜晓帆表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公众更多的耐心,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人们的心中。

  新华网:三晋大地历史文化熠熠生辉,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诗。在如今“让文物活起来”的共识下,应该如何平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更好地讲述山西故事和中国故事?

  杜晓帆:通过活化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让公众对复杂的历史建立认知。

  山西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文物的存有量都十分可观,的确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诗。但是如何通过对文化遗产的阐释和展示,让公众对复杂的历史建立正确的认知,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同时,让文物活起来也需要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或者说通过利用让它活起来。我理解的“利用”,就是一种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文化遗产的形式。我们参观博物馆,参观考古遗址,参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一种利用。为了让公众理解好、利用好,专业工作者就需要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准确而又易懂的阐释和展示。当然,大家现在非常关注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活动,甚至文化娱乐活动,也都是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这些方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历史观,因此更要重视对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准确把握。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让文物活起来中的“活”应该是传承的意思,关键是要让它活在我们的心里。

  新华网:近期,《黑神话:悟空》在带火山西文旅的同时,山西古建保护等现状和问题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面对山西文化遗产众多且分布广泛的特点,有哪些有效的途径或策略可以鼓励公众更积极地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杜晓帆:公众应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更多耐心。

  绝大多数国家的文物保护都是既有制度的保障,又受制度的约束。一方面,我们国家在文物被列为保护单位之后,就有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那么它的保护和修缮都要根据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还有文物保护的原则等等才能实施,要通过这些管理程序是要一定的时间的,而许多保护和修缮工程本身也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

  另一方面,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修缮一个文物建筑,往往可能比新盖一座建筑还要花钱。所以经费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因此,我觉得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要仅仅关注其现状,也要关注和了解其缘由。

  面对当下的现状,我认为公众也要有耐心。你去一个遗产地,你去参观一个古建筑,看到它正在修缮或者保护状态不尽如人意,感到遗憾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给它理解和关怀,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有的情怀和责任。

  所有的这些文化遗产,就像我们家里的老人,为了让它益寿延年,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呵护,要给它一个好的环境,而不是急于让它走向前台,让它被我们利用。

  新华网:在探索各地丰富的文化遗产时,我们往往被其外在的壮丽或精致所吸引,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遗产背后所承载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自信更吸引人。在您看来,如何以文化遗产为桥梁,把旅游者的脚步引向历史文化的深处?

  杜晓帆:从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到变成他发自内心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我们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的。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态度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对于个人来说也一样,认识到文化、历史、遗产对于自身的成长不可或缺,一是需要时间,同时也需要环境。这并不是说要你成为一个文物专家,或者对历史有那么多的了解,但是我真心期望每一位观众、每一位旅游者,当你进入到博物馆、遗产地的时候,首先要有一点点敬畏之心,不要仅仅是娱乐和休闲。当然,这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包括媒体、学校、家庭等等,共同营造一种让公众能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文化氛围。

  我想,如果我们全社会能够把文化遗产当做人类的精神追求的时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就会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纠错】 【责任编辑: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