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25日电(武斌)25日,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在长治市武乡县正式启幕。一面通过AI技术活化的照片墙,引得不少人驻足观望。照片墙上,是昔日的革命英雄,也是一个个可对望的鲜活人物,一篇篇可品读的生动故事。
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以太行精神为魂,以权威史料为根,以新兴技术为器,以数字展项为用,是一个实时生成和持续更新的红色文化数据库。
体验馆内的AI照片墙。新华网 发
踏入体验馆,犹如走进一本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电子书。众志成城展区的照片墙上布满时间的印记,每一张斑驳的老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或温馨、或感人、或伤感的革命故事。
“从1937到1942年间,八路军总部在武乡9个村庄共计驻扎过536天。”据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策展人、新华智云总监叶健介绍,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
女扮男装参加八路军并参加了上百次战斗的王九焕;二等民兵杀敌英雄、有“地雷大王”之称的王来法;被称作“太行神枪手”的高贵堂……照片墙前,叶健细数着照片里的人物故事,“除了将帅,还有很多普通人为这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面面鲜艳的旗帜。为致敬先辈、活化历史,照片墙上的人物照片在经过AI复原后,不仅有了色彩,还能鲜活地动起来。
“曾经我们还在想,这些照片会不会太模糊,会不会看起来不像真人。”叶健说,魏名扬的外孙在看到动起来的AI照片后的反应打消了他的顾虑,“他说这就是他的外公。”
AI照片墙。新华网 发
在布满肖像照的墙上,穿插摆放的几张空白相框格外引人注意,叶健说这是为了那些在抗战中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与姓名的无名英雄准备的,“这是一种追忆,总有一个地方永远为他们虚位以待。”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座照片墙,让大家知道,这些斑驳的、不太清晰的照片背后,其实是一个个鲜活的、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贡献的人。”谈及AI照片墙设立的初衷,叶健如是说。
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是新华网首座红色文化数字体验馆。该馆是由新华社山西分社和长治市委市政府共同指导,新华网山西分公司与武乡县委县政府以武乡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以建设全国首个红色文化大脑、“人工智能+红色文化”研学场馆、精神谱系数字体验馆为目标联合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