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小城的墨香穿越1800公里山海,落在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牌上,76岁的王朝珠老人没想到,自己写了一辈子的隶书,会以“姥爷体”的亲切称呼,在深圳市民的手机相册和朋友圈里刷屏。
3月27日,王朝珠正上大学的外孙女张嘉慧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向网友求助,希望有人帮忙拍摄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的照片,“站名是姥爷写的,但是姥爷没有去过深圳”。寥寥几句话迅速引发了深圳网友的热烈响应,众多市民前往地铁站拍摄照片,并亲切地称王朝珠为山西“姥爷”。
为什么深圳地铁站会有王朝珠的书法?王朝珠回忆说,在书友们推荐下,得知深圳地铁10号线向全国征集站名题字。依照征稿要求,王朝珠书写了隶书“光雅园”等字稿。
这位扎根吕梁山脉卦山脚下的古稀老人,用圆润洒脱的笔墨,让地铁站名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这一刻,每一笔横竖撇捺都不再是简单的笔画,它们是卦山古柏的苍劲,是南海潮声的激荡,更是两个城市共同晕染出的文化情谊。
深圳地铁工作人员欢迎山西“姥爷”抵达深圳。(南方日报 朱洪波摄)
翰墨飘香 结缘鹏城
王朝珠这位在书法领域深耕多年的“姥爷”,凭借圆润、饱满、洒脱的隶书风格,在山西书法界小有名气,作品多次斩获全国书法大奖。
“深圳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能参与书写地铁站名,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自我、传播书法艺术的机会。”怀着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向往和对书法艺术传播的热忱,他依照征稿要求,郑重书写下了“光雅园”“禾花”等字稿,寄往了深圳。
作品成功入选后不久,王朝珠接到了为10号线23个站点书写站名的邀请。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书法水平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那段时间,王朝珠常常独自一人,一头扎进卦山书院的工作室里,全身心进行创作。他一遍一遍地查字典、翻资料、看字帖,反复揣摩每个字的结构与韵味。为了将最好的作品呈现给深圳市民,也给来往的乘客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他精益求精。
2020年8月18日,深圳地铁10号线正式开通运营,王朝珠题写的站名镶嵌在了深圳的交通脉络上,为这座快节奏的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交城与深圳两地情谊的种子也就此播下。
山西“姥爷”王朝珠在深圳地铁10号线孖岭站。(深圳晚报 严文婷摄)
网络牵情 千里圆梦
2025年3月27日,随着王朝珠的外孙女张嘉慧“给姥爷寻字”的帖文在网络上火爆出圈,热心的深圳网友们纷纷前来回应:“安排!马上拍!”
一时间,山西“姥爷”为10号线书写的23个站名的“现场照”被热心网友成功“接力”集齐,让王朝珠深切感受到深圳网友的热情。
“想不到大家这么认可我的字,比我写得好的书法家太多太多了,我还远远不够,我还会继续努力。”王朝珠说。
4月2日,在深圳地铁集团的盛情邀请下,山西“姥爷”王朝珠与家人一同来到了深圳。在深圳期间,他先后参观了岗厦北站、冬瓜岭站等多个站点。在心心念念的、与深圳结缘的光雅园站,“姥爷”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细细抚摸,眼眶湿润,笑不拢嘴。
山西“姥爷”和深圳地铁站名的同框,不仅传递出跨越距离的“双向奔赴”,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他坦言:“能为深圳增添书法的光彩,我很自豪”。
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吉华二十四史书院、甘坑古镇等文化场所,现代化设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姥爷”对深圳这座“赛博”城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这次来深圳,被深圳人的热情感动了。这座城市太有活力了,太有人情味了,处处都能感受到大家对文化的热爱。”热情与包容成为深圳留给“姥爷”王朝珠最深刻的印象。
深圳地铁10号线光雅园站与山西“姥爷”应征原稿同屏呈现。
传承书道 共鉴人文
王朝珠的“姥爷体”隶书能收获众多深圳市民、网友的青睐,也并不是偶然,这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热爱与长久坚守。
王朝珠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父辈熏陶,对书法兴趣浓厚。在时任山西省书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兄长王朝瑞的影响下,王朝珠潜心钻研汉隶,自此与隶书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他潜心练字、笔耕不辍,“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在书法之路上获得今天成就的法宝。
十余年前,王朝珠机缘巧合来到了交城卦山。在卦山书院潜心创作期间,王朝珠深受交城卦山天宁寺、石壁玄中寺建筑风格、壁画艺术等影响,将交城的历史文化、山川灵气凝于笔端,化为一幅幅饱含深情的书法佳作。他笔下的隶书,融入了古寺的古朴大气与宁静祥和,既有传统书法的严谨法度,又散发着独特的自然灵动与禅意情怀。
“中国人应该写好中国字。”谈及书法传承,王朝珠的目光中满是期许。他时常劝勉年轻人们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多留些时间给书法。
受王朝珠的影响,他的子女、孙辈也都深爱着传统书法艺术,都能写出一笔好字。“姥爷还常常跟我们说,学习书法要多看、多写、多练,勤于动笔,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练出真功夫。”张嘉慧说。
“姥爷”王朝珠表示,愿化作书法传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以自己的经历与感悟,照亮年轻人前行的方向,让书法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绵延不绝,代代相承。
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山西“姥爷”泼墨挥毫。(南方日报 朱洪波摄)
双向奔赴 交深情长
当交城卦山的墨香跨越千里飘入鹏城,这份因书法而起的“交深”情缘,也早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两座城市文化交流的佳话。
结束了在深圳的圆梦之旅,王朝珠笑容满面,开心地与家乡人分享着此次圆梦之旅。未来,他将继续努力,用书法传递文化,用行动推动交流,为交深两地的友好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圳的孩子们,来交城卦山找姥爷,姥爷带你们免费游卦山!”告别深圳时,王朝珠向深圳发出了一份诚挚的邀请,“大家山西见”。(范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