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环境的改善到教学模式的革新,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到教育理念的转变……近年来,大同市天镇县开启了一场教育改革之旅。
校园焕新颜:从硬件改善到环境育人
走进天镇县的中小学,曾经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施已成为过去。如今,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一应俱全。
天镇县第一中学校长袁泉介绍说:“我们投入了资金用于校舍标准化建设及校园硬件设施的升级,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硬件设施的改善只是第一步,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同步开展。
在天镇县第一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励志标语,以及精心布置的文化长廊,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新模式: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
天镇县的学校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发生。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取代。
在天镇县实验中学的一节化学课上,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们分组讨论、动手操作,课堂气氛活跃。
此外,天镇县还积极引入智慧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在天镇县第四小学,老师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辅导资料。智慧教育平台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精准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师资强队伍:从人才引进到专业成长
师资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近年来,天镇县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加入天镇教育队伍。同时,天镇县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天镇县建立了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
教育新理念: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天镇县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
天镇县第四中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天镇县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天镇县迎宾小学秉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理念,积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建设,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天镇县教育局局长范泰表示,天镇县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