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易操作 中式养生成年轻人新宠-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5/16 09:56:00
来源:山西晚报

低成本易操作 中式养生成年轻人新宠

字体:

  原标题:低成本易操作 中式养生成年轻人新宠

  通过艾灸、热敷等传统方法,开启与身体的和解之旅

  艾灸、梳头、热敷……越来越多的“脆皮年轻人”开始通过低成本的中式养生与身体寻求和解。中式养生的现状如何?未来又该何去何从?5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养生小妙招让她爱上了低成本养生

  今年35岁的卫女士,3年前患上了过敏性鼻炎。严重的时候,鼻涕像关不掉的水龙头似的,“滴滴答答”流个没完,每天都要用一整卷卫生纸。半夜,经常因为打喷嚏和流鼻涕醒来。为了治疗过敏性鼻炎,卫女士看过中医和西医,还去鼻炎馆做过治疗,却收效甚微。两年断断续续的治疗后,卫女士发现,她能做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抗过敏药缓解症状。

  今年年初,卫女士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个中医大夫的科普视频称,过敏性鼻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凉,需要注意小臂和脚部的保暖。卫女士回想这3年的发病情况发现,确实如此。卫女士决定尝试着这个中医的建议,买来了保暖套袖和睡觉穿的袜子,还根据另一位大夫的建议买来了含有中药的盐袋子热敷。每天睡觉前,卫女士都会用泡脚包泡脚。之后,穿上睡觉专用袜,戴上保暖的套袖,枕着加热后的热敷盐袋子睡觉。如今,两个月时间过去了,卫女士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基本上没有犯过。偶尔有流清鼻涕的迹象,用热敷包热敷后就能缓解。

  自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后,卫女士开始痴迷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养生方式。卫女士买来了艾条、足底按摩垫、头部按摩梳等各种养生的器具,开始利用闲余时间艾灸、足底按摩、梳头。用卫女士的话来说,这些方法成本不高且效果不错。

 中式养生火爆短视频平台

  中式养生内容有多火?打开短视频平台,输入相关搜索词,便能直观感受到这类型内容的火爆程度。在抖音上,一条发布于去年11月的古法养生操跟练视频获赞77.3万、收藏量高达113.8万;一条用动画演示“各个器官最爱动作”的视频获赞31.7万、收藏量达19.4万。近期,数个著名古中医集体在短视频平台“团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回答我”系列中医知识科普视频:李时珍、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老祖宗”在AI技术的助力下接连“复活”,一边向网友发起一场场咆哮式质问,一边恨铁不成钢地进行中医知识科普。纵观老祖宗“夹枪带棒”式的教育视频,点赞动辄超过30万。不少用户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个名医的镜头前,一边“挨骂”,一边兴致勃勃地接受教育。

  一条名为“中医人晨起习惯之晨起10分钟”的锻炼笔记获赞9.3万、收藏量达10.9万。一条“45+中医皮肤科医生早晨必做的5件事”获赞1.4万,收藏量达1.8万。山西晚报记者浏览多个短视频平台发现,这些平台上的中式养生内容覆盖了食补、日常运动保健、中医理论与诊断、精神修养等多个维度,通过各种生动的内容加以展示,从而吸引了大批用户的持续关注。不少创作者凭借专业能力、内容能力以及持续不断的输出而得以积聚了一批粉丝关注。

  一位既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又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短视频创造者,在视频中详细讲解各种中医专业理论知识,并针对粉丝提出的健康问题,如肾虚、失眠、脱发等在小黑板上一边书写、一边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用户厘清了各种病症、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极具指导意义。凭着这份专业和实用,其粉丝量已达到483.9万。除了专业医生,还有不少相关行业从业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吸引一批订阅者。一位有着10多年艾灸经验的博主,专注输出与艾灸相关的各种知识,主打“全而细”。这位博主在分享类平台吸引了32万人的关注,并收获77.3万收藏和点赞。

  “脆皮年轻人”成主要受众

  太原市民侯女士和丈夫都是中式养生的实践者。侯女士今年32岁,儿子刚刚3岁。生完孩子后,侯女士出现了腰疼、畏寒的毛病。中医的说法是阳气不足。为了改变现状,侯女士买来了艾灸架、艾条等工具,开始在家里艾灸。

  “在艾灸馆艾灸一个小时需要135元,一根艾条价格99元,可以灸3个小时。”侯女士算了一笔账,在家艾灸确实比外出艾灸更方便更省钱。侯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则喜欢用艾灸贴。“哪里不舒服贴哪里,省去了按摩的费用,还更加方便快捷。”李先生说。

  5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通过多个养生博主加入了几个养生群。通过粉丝们的对话得知,热衷于中式养生的粉丝以30岁到40岁的青年人为主,有一部分是刚刚经历完生产的妈妈。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不少人存在睡眠不足、脱发、皮肤暗黄等“亚健康”状态。为了帮助粉丝调理身体,博主们通过问答整理等方式,将调理方法整理成文件予以分享。识破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后,这些“脆皮年轻人”希望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中式养生等方式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中式养生视频创作者的变现之路

  随着中式养生内容的火爆,创作者们的变现渠道也日益多元化。其中,广告合作是最为常见的变现方式之一,养生食品、保健品、养生器材等众多中式养生品牌经常向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养生创作者积极抛出橄榄枝。创立自有品牌也是不少中式养生博主的选择。凭借在这条赛道上积累的知名度和粉丝信任,他们会推出自主或合作研发的养生产品进行售卖,很多作品中也会专门对产品进行介绍,不少粉丝也乐于为他们买单。在专注艾灸的某博主店铺中,有艾段、姜枣茶、艾脐贴等产品出售。其中,售价52.6元的艾脐贴已经售出4490份。

  橱窗带货和直播带货也是常见的变现方式。整体来看,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各种养生食品、养生工具、养生护肤品等中式养生产品的销售数据都十分亮眼。一路走高的销量背后,是大健康、养生赛道在线上蕴藏的无限机遇。而这不仅意味着会有更多相关的新品牌会在其中飞速崛起,也意味着相关的内容创作者有了更多的变现想象。

  实践中确保科学性和安全性

  根据《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高达84.4%的受访者存在健康困扰,平均每人有2项健康困扰,位居榜首的是体重/体型管理(超重肥胖问题),占比42.2%;其次是心理压力/情绪不佳,占26.5%;此外则是睡眠问题、皮肤问题、疼痛问题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年轻人更是面临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损耗,由此催生出了强烈的自我修复需求。

  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智能手环记录的睡眠质量曲线,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社交媒体制造的年龄焦虑,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的健康危机感。艾草蒸汽升腾的瞬间,中药香囊散发的草木气息,这些可感知的养生仪式,为焦虑情绪提供了具象化的出口。养生行为本身演变为心理疗愈过程,人们在掌控火候与药材配比中,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

  不久前,中式养生博主在作品中宣称“通过古法米汤炮制可完全替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甚至建议家长在婴儿10个月后停止母乳和米汤喂养,改用莲藕粥,并宣扬“喝奶粉会导致孩子大便臭、易哭闹”等类似观点,这些言论被众多专家指出缺乏科学依据,因为米汤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远低于配方奶粉,长期喂养将导致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甚至可能重演历史上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悲剧。此后,该博主因“传播健康谣言”被多个平台禁言甚至封号。

  林先生表示,中式养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注重整体调理和自然疗法的理念而广受关注,但从业者在实践中需警惕潜在风险,以确保科学性和安全性。比如,养生方法因缺乏现代医学验证,过度依赖传统经验,可能误导用户。一些概念被泛化使用,甚至被包装成“万能疗法”,易延误患者正规治疗。同一方法对不同体质、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可能效果相反。这些,都要求从业者建立科学的体质评估体系,拒绝“千人一方”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从业者需认识到当代养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学背书下的个性化服务能力,而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刻。只有主动规避风险、提升专业壁垒,才能在健康产业升级中持续发展。创作者要想安全、持续、稳定地走下去,一方面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确保传播的内容真实、准确、有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让内容的表达形式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进行变现时也要时刻关注产品的监管政策、广告投放规范等,避免因产品宣传问题、质量问题而造成人设的崩塌。(记者 郭卫艳)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