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指数研究院编制发布的《中国·大同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同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大同旅游发展指数月均值达1469.15点,同比增长9.60%。其中,5月指数值达到上半年最高点1781.38点,同比增长11.31%。假日经济的活力迸发、系列文旅活动的创新开展以及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共同推动指数稳健增长。

大同城市IP势能释放,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大同旅游品牌关注热度分指数月均值达1323.50点,同比增长18.85%。围绕文创“破圈变现”推动非遗技艺融合发展,短视频多元传播与跨界IP联动,大同成功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商业价值的现象级城市品牌,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力焕新。
大同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文旅市场热度不减。今年上半年,假日经济的人气带动、重点景区提档升级以及古城文旅业态持续丰富推动指数稳步提升,游客流量热度分指数月均值达1225.33点,同比增长5.43%。重要节假日表现尤为亮眼,五一假期,大同市8家重点监测景区5天接待游客10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端午假期,大同全市8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9.65%。
“白+黑”模式激活市场,文旅消费活力加速释放。今年上半年,市场消费热度分指数月均值达2257.30点,同比增长13.04%。“夜间游”激发消费新需求,从光影秀、非遗展览,到露天音乐会、戏剧演出,再到沉浸式旅游演艺《如梦大同》、汉服游古城等,大同的夜间游玩项目更加多元丰富,上半年,过夜游客占比超50%,夜间经济成效显现。
春润古都,夏韵清凉,大同的四时之美,在季节更迭间展现不同的风华。大同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构建起“文、旅、商、体、农”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从区域性旅游城市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跨越升级。
“中国·大同旅游发展指数”由大同市政府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推出,由游客流量热度、市场消费热度、品牌关注热度三大分指数构成,打造集旅游资源数据化、品牌传播数字化、产业发展智慧化于一体的数字名片。(刘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