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才兴晋 奋楫扬帆
——二○二五年山西省第四期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侧记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巍巍太行,滔滔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光耀千秋,彪炳史册。
6月30日至7月4日,省委组织部举办2025年第四期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我省2024年度三晋英才计划入选者、省委联系服务专家、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共计50名学员,走进山西太行干部学院,感悟伟大的太行精神,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奋进力量。
从专题讲座到现场教学,从研讨交流到专题调研,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化认知,在思想与实践的碰撞中激发担当。
理论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组织专家人才开展国情研修,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制度性安排。省委组织部为研修班设置了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等课程,引导高层次人才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一场场精彩的授课,切实为学员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省委联系服务专家、山西省针灸医院党委书记刘照峰感触颇深,“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正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根本价值指向。作为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将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与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三晋百姓健康紧密结合起来,把成果应用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让古老针灸在现代健康服务体系中焕发新光彩,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省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专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通过组织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专家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专家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
“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省委联系服务专家、省社科院农业农村所所长赵旭强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乡村振兴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这为我们农业科研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工作分享 畅谈真情实感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省委组织部以“大人才观”谋篇布局,引进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央博士服务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推动发展、参谋助手的生力军作用,在我省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挂职服务,挺膺担当。
念兹在兹,朝斯夕斯。研修期间,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温晓龙向学员们分享了在晋挂职心得。“挂职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后,我带队赴忻州市开展以工代赈、消费帮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专项调研服务;到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县等地,专题调研晋陕两省毗邻地区协作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走深走实。”温晓龙说,“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和黄河流域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我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积累的政策研究和实践经验优势,为山西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
“在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低矮的窑洞、简陋的医疗所、泛黄的照片,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里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挂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的张映宇动情地回忆现场教学的震撼,“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今天退役军人工作最深刻的启示: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流淌着红色血脉,传承着忠诚、担当、奉献的优良品质,我们要深挖活用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阵地建设,真正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阵地优势,切实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温晓龙、张映宇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加盟山西,正是我省“1+N”人才政策体系发挥强大吸引力的生动体现。山西省将一以贯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更开放的胸襟、更灵活的机制、更贴心的服务,让更多“千里马”在山西竞相奔腾、建功立业,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建言献策 凝聚发展共识
思想碰撞迸发真知灼见,交流研讨共绘发展蓝图。7月2日,学员考察走访长治市高新产业相关企业,并与长治市相关部门、企业等开展项目对接。参加研修的高层次人才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纷纷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长治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面临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但也拥有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独特优势。”长期从事乡村生态振兴、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研究的山西大学教授丛建辉说,“长治拥有大量的林地、农田等天然的碳汇资源,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生态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利用。”
学员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为长治市的发展出谋划策:围绕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聚焦人才引进和留住问题,提出优化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人才提出“金点子”,锻造发展“金钥匙”,人才兴晋,正当其时。
太行浩气传千古,当《在太行山上》的雄壮旋律再次回响,50名学员深受震撼。烽火岁月淬炼出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深深植根于大家心中。大家一致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服务国家、服务山西的生动实践,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彰显担当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记者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