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聚焦|点“绿”成金的吕梁大东沟-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7/30 13:57: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聚焦|点“绿”成金的吕梁大东沟

字体:

  新华网太原7月30日电(刘云伶 王亮)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到可达可憩的绿水青山,再到惠及百村的“金山银山”,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的大东沟度假区在短短两年多的巨变,令很多当地人和游客称奇。

  多次走访后我们发现,这背后是吕梁市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将“含绿量”变为“含金量”的奋力实践,更是当地脱贫后以农文旅融合让民众共享生态红利的如磐初心。

  航拍大东沟度假区。新华网 发

  “拿得出手”的待客之地

  “以前大学同学来吕梁,到晋中看晋商大院、到太原吃喝玩乐,但这一两年朋友来吕梁,我会把他们带到大东沟,让他们看看和江南山水有一拼的美景。”土生土长的吕梁人王倩说,大东沟成了她和身边朋友“拿得出手”的待客、休闲、社交之地。

  位于黄土高原的吕梁,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是“漫天黄沙”“土里土气”,随着大东沟度假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当地人骤然发现,身边竟然就有一处沟深林茂、树木参天、草木青青、流水潺潺的胜境。

  无人机视角下的大东沟度假区。新华网 发

  而这一胜境,却曾是“养在深闺人难识”的“秘境”。偶有心向往者,也想走进山林享受美景,因林深路少,不敢贸然攀山穿林。直到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下,离石区自2022年开始下大力气打造,有桥、有路、有休憩场景的大东沟度假区横空出世。

  “大东沟就在千年村,我小时候就常到这片林子里来,不过一般也就是能认路的村里人来放牛,没什么其他人来逛。”60多岁的千年村村民张春明说,“大东沟这几年变化真是太大了,成了天天有很多人游逛的度假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深谙其中深意的离石区委区政府,加速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

  两年多来,大东沟度假区上新了露营经济、民宿经济、森林康养等业态,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单位。度假区还举办了野外写生、茶艺民乐等活动,力争年内完成4A级景区创建。

  当大自然的野趣与现代化的场景相叠,游客自然纷至沓来。“早知大东沟 何必下江南”“早知大东沟 何必去欧洲”成了很多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口头禅。

  大东沟度假区的太空舱。新华网 发

  变化再大,但生态理念不能变——不动一林一地、不毁一草一木。在大东沟,有抱着树的步道,有长在餐厅里的树木,所有工作人员都戴着森林防火的袖标。

  步道与林木和谐共生。新华网 发

  “在山西国有林场‘百场带千村’行动中,大东沟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大东沟度假区所属的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千年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车卫兵说。

  一日千里的大东沟

  在山西吕梁,如果有一个地方常去常新,那候选名单里面应该有大东沟度假区。

  “大东沟正式亮相于2023年‘五一’假期,当时主打露营。现在,住的有帐篷酒店、林麓民宿,吃的有自助烧烤、吊炉火锅,休闲的地方有自助茶室、咖啡屋,玩的有丛林穿越、真人CS。”说起业态,度假区副总经理高露潆“停不下来”。

  当地坚持开放合作,不断与外界各种资源链接,引入西安曲江文旅、同济大学设计团队等,对齐文旅产业的最新理念,打造大东沟。

  “主客共享、口碑传播、强复购等文旅新理念,日益深入运营团队的思维。”在西安曲江文旅大东沟项目负责人张宁看来,大东沟度假区没有收门票的想法,特别重视本地游客的体验,定价考虑了不同游客的收入。

  大东沟度假区的茶苑。新华网 发

  作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离石区干部群众缺少文旅行业的经验,要让大东沟化蛹成蝶,除了外部支持,更需自身超常规付出。吕梁市委市政府和离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各部门的协作和运营团队的呕心沥血,汇聚一起才可能蹚出一条转型新路。

  “变化已经很大,为何还要加速度?有了合作伙伴,为何还要这么拼?方案已经挺好了,为何还要抠细节?”道理可能就是一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必要人后受罪”。

  这句话,离石区政协副主席居伟感触颇深。“有不少时候,今天有想法,明天出规划,很快要见成果。”居伟的星期日成了他总觉得“不够用”的工作日,一年瘦了十几斤。

  游客在体验丛林穿越项目,挑战自我。新华网 发

  夏雨淅沥的午后,离石区文旅集团董事长李鑫和合作方在电瓶车上,细化低空经济业态的落地方案,“多布置几个起降点,包括餐厅、民宿、茶室等;指挥中心要展示无人机飞行状态,成为研学点位……”

  “游客出游就是来放松身心的,关注旅行体验,而不是根据景区历史长短等预期服务品质。”一位关注大东沟的媒体人士表示,游客要的就是高品质服务,不会降格以求。

  夜晚的大东沟度假区,凉风习习。新华网 发

  “大东沟就像是一位即将出阁的妙龄少女,你说美不美?我们还要再准备一些嫁妆,让大东沟未来更有韵味。”居伟说。

  全区百余村的“新盼头”

  “以前我和丈夫在家养牛,一年能挣两三万元。”55岁的脱贫户李东娥是崖窑湾村人,听说大东沟招聘保洁,想着离家不远就来应聘,“一年算下来能收入3万元,打扫卫生间、捡垃圾的工作不累,也能做好,回到家还能帮着丈夫养牛。”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度假区保安、保洁的工作岗位,优先附近村民,两三千元的月工资对他们来说是一份保障。虽然他们脸上有皱纹,普通话也不标准,但那份真诚朴实的笑容,总能打动游客的心。

  在摘下贫困帽子不久的离石区,大东沟还关系着全区的乡村振兴,是全区农民的“新盼头”。

  2023年以来,吕梁提出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以此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特别强调完善联农益农机制。离石区探索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和联农益农新模式,把全区财政巩固衔接统筹资金切块分配到脱贫村,再由各村入股到离石区文旅集团。

  “我们要努力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真正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离石区委书记廉海平表示,大东沟度假区、王营庄科创小镇等均由离石区文旅集团托管运营,为全区105个行政村每年每村分红不低于6万元。

  航拍大东沟度假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华网 发

  如果知道了这层背景,很多人会理解离石区发展文旅的超常规手段;如果明白了这份用心,在大东沟度假区遇到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应属于大概率事件。

  “我老家是小神头村的,去年村里就分了六万元。”没有来大东沟工作前,王倩心里对这里已有一丝敬意。

  小神头村党支部书记牛艳军说:“村集体将分红资金用于积分制管理,积分可以兑换成日常用品,进而带动了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

  村民们也从大东沟度假区的人流中看到了商机。新华网 发

  让人欣喜的是,大东沟度假区作为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也逐渐显现。

  从吕梁市区到大东沟,河滩的野花、沿途的向日葵,成为游客的打卡点。沿线的饭店越来越多,村里的农产品越来越好卖,大棚也种上了适合采摘的西红柿、草莓。

  说起大东沟带来的变化,信义镇党委书记张能强说:“高品质打造的大东沟度假区带来了人气,提升了干部抓文旅产业的能力,带动了市场主体投身文旅产业的热情,也必然结出幸福生活的硕果。”

【纠错】 【责任编辑: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