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映照在黄河平静的水面上,给人十足的暖意,黄河唯一的女神黄河仙子在河岸边的高山上静静守护着这片安澜美景。马头关大桥上穿梭于秦晋两省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下游的古贤水库建设如火如荼,远处的中石油煤层气钻井输气平台热火朝天。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时不时有车辆开进岭上村。
这个地处黄河岸畔的小山村,曾经的一排排石窑因人口外流而日渐空置,整个村子也显得萧条而沉寂,后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这些窑洞逐步变成了一个个错落有致的窑洞民宿小院,处处郁葱静谧,院内精心栽植的葡萄树、缠绕墙角的“宝葫芦”和各种应季花卉赏心悦目,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窑洞门前的树荫下,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闲谈;民宿小院里,三五好友或家人围炉煮茶、休闲放松,一幅岁月静好的活力乡村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小奖补激发大动力 农家小院变民宿
岭上村如今的变化得益于县乡村上下解放思想、提早谋划、真抓实干。2019年岭上村脱贫摘帽时,村里54户院子中常住的只有33户,其余窑洞全部闲置,村民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玉米、高粱和养羊、养牛为主。
太古镇党委、政府为了让岭上村能够稳步脱贫,实现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瞄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紧靠岭上村、古贤水库建成后这里会成为库区;黄河仙子祠即将搬迁到岭上村和中石油工程队、黄河采砂的工人需要就近食宿的优势和契机,萌生了发展文旅产业、打造窑洞民宿的想法。
“县政府也非常关心我们岭上村的发展,包联领导多次来村里走访入户,调研指导,鼓励我们立足实际,利用现有的便利条件,发展窑洞民宿,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岭上村90后党支部书记王蒲说。
为了激发岭上村民打造窑洞民宿的自主性,太古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奖补的办法,让全村43户村民按照村委会的统一要求自发地对旧窑洞实施防雨加固、门窗油漆、屋内装饰、庭院靓化等统一改造,经过验收合格后,镇政府给予2000元的奖补,有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农户自主投资8000元到10000元不等,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建起全县首家黄土高原窑洞民宿旅馆。
第一批改造完成的43孔窑洞民宿开放营业后,正好赶上五一黄金周,外省、市的游客尤其是延安、吉县壶口的游客就近来到岭上村居住,大宁县城也有不少人怀着好奇心来体验一把,感受新型窑洞和农家小院儿。他们睡土炕,吃农家饭、体验黄河民俗文化,大家都说岭上村的窑洞民宿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舒适怡人的风情,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卫生条件难尽人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古镇党委、政府又进行了第二次奖补,给予每户奖补1000元,让村民继续购置窑洞民宿的床上用品、一次性用品和清洁设备用具,经过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和不断改善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们的需求。
2024年,大宁县委、县政府规划“两纵一横”美丽乡村建设,岭上村由于其良好的条件和先前发展基础,被列入项目,铺设了复古石板路面,统一改造了窑洞民宿门楼,并在每户窑洞民宿的大门外修建了小型蔬菜园,按照“民宿+庭院经济”的模式,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蔬,开发“民宿早餐食材直供”模式,让游客们既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食宿服务。
小支书肩扛大担当 庄稼汉摇身变老板
“最初在决定打造窑洞民宿的时候,村民大部分都持有抵触、反对和等待观望的态度,我们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部分积极性高的村民先后去乡宁云丘山景区民宿、永和乾坤湾乡民宿、陕西黄龙县偏石村民宿等实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们亲眼看到了外地旧窑洞改造后的巨大变化和收益,通过外出取经、开阔眼界、算账对比来动员大家在旧宅的基础上翻修窑洞,打造窑洞民宿,吃“旅游饭”。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使大家自发地进行窑洞改造,我们心里终于踏实了。”王蒲说。
就这样,自从2023年开始建设窑洞民宿以来,王蒲带领岭上村两委班子努力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的农民变身为从事集体化运作、个体化经营的窑洞民宿老板,不仅获得房屋租金,还通过在民宿从事保洁、餐饮等服务获得工资收入,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稳。
在窑洞民宿运营过程中,岭上村组织成立了管理组、运营组、监督组和后勤组,主要负责民宿接待、管理及收益分红等工作。
“ 每次接待完游客,我们就组织村民召开会议,听取游客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让入住的游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按照入住情况将收益分到各户,农户当场拿到了钱,看到了希望,十分高兴,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王蒲说。
“这里的窑洞民宿很有特色,价格实惠,住得舒服,老百姓也很实在,服务态度很好,非常适合我们出来享受慢时光,游玩的十分惬意。”来自四川的赵先生谈起在岭上村旅游的感受,很是满意。
小产业带动大民生 岭上村民宿变黄金
酒香不怕巷子深。岭上村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是也正是源于地处秦晋交界处,又毗邻黄河,才有这么大的“流量”。周六日,大宁和周边县城居民带亲朋好友来岭上村休闲,享受慢生活,体验农事;五一、国庆、春节等长假,到壶口、小西天、乾坤湾旅游的游客来此短住或专门感受黄河风情、土窑洞民宿。
寒假暑期,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村里开展“三下乡”活动,学校和一些培训机构组织学员来岭上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或研学;
岭上村在“窝友自驾”等APP上申请,注册“窝友之家”和“营地”,爱好户外或越野的驴友们,自驾来村里添水充电、旅途中转、休息小憩,“引流”这个群体来观黄河美景,住窑洞旅馆,品尝农家特色饭菜,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目前,岭上村窑洞民宿已集中接待游客千余人次,收入达到20余万元,带动40余户农户增收。
65岁的冯瑞平是窑洞民宿的经营者之一,也是岭上村原党支部书记,2023年开始改造民宿的时候,他就带头改造了两孔窑洞,每孔窑洞床铺干净整洁,设备一应俱全。窑洞内部保留了传统的土炕、门窗和古色古香的老式家具,今年又增加了卫生间、洗澡间、茶台、沙发、空调等现代化的设施,美化亮化了庭院环境,满足了游客高品质的度假需求,冯瑞平的窑洞民宿和农家乐收入在3万元以上。
2025年,岭上村从3月份开始又升级打造10套高标准康养民宿、1户农家乐、3处果蔬采摘园和1处露营停车区,满足游客高品质度假需求,在黄土高坡充分感受当地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岭上村现在整体环境上来了,村里就像个旅游度假村,窑洞民宿的住宿条件也上来了,不比大城市的快捷酒店差。最近,我们在思谋推出一两个特色美食,留住游客的胃,才能留住游客的人。这两年我们在发展黄河滩羊,镇党委、政府正在和我们商量,筹划开一个涮羊肉店,让游客们来到岭上村,不仅能吃到黄河大鲤鱼,而且能吃到“住窑洞、喝山泉、吃百草”的黄河滩羊,有一个独特的美食体验。
同时,我们还在筹建一个羊肉加工坊,将羊屠宰后,精细分割,塑封包装,分羊排、羊肉、羊蝎子、羊杂等,既实惠还能当做伴手礼带给家人。一方面用美食吸引游客来岭上住宿,另一方面让游客在住宿的同时也能消费美食,增加村里收入。”岭上村到村任职大学生李军军说。
可以预想到,不远的将来,古贤水库建成后,岭上村三面环水,景色怡人,美不胜收,整体颜值会大大提升,发展空间会大为扩展,可发展的业态也会大大丰富。黄河仙子祠搬迁到村子上面后,将会给村里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景区后续升级,不仅会提升岭上村的文化品质,而且会扩大引流流量,岭上村的价值会不断上升,窑洞民宿、农家乐、羊肉加工坊的吸引力会更强,老百姓的腰包也会更鼓。
夜幕降临,一天的采访结束,但却鲜有过往那种疲惫,而是感觉血液顶在脑门上,有一股股子劲儿想要冲出来。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道路上,像太古镇岭上村这样能够挖掘旅游资源的村庄还有很多。我在多次深入农村采访中了解到,偏远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局限于种地打粮,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闲置资源。同时要用长远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进行谋划、因地制宜发展致富项目,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村民们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而岭上村窑洞变民宿的初步探索和不断升级,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最好见证。(侯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