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山西大同文旅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大同紧扣“文化+旅游”融合主线,提前谋划、精心筹备,推出以“相约大同 潮玩古城”为主题的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既扩大了外地客源吸引力,也激活了本地消费潜力,全方位助推文旅市场提质增效,实现从“流量吸引”向“留客消费”有效转变。
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大同市政府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同旅游发展指数月度报告(国庆长假)》显示,双节期间大同市省外游客接待量创新高,达250.31万人次,占比近50%,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0.23%。华北地区(京津冀蒙)以158.77万人次的游客量位居榜首,占来同省外游客总量的60%以上,成为大同国庆游客的首要来源地。

出行方式上,选择火车的游客占比最高,达66.43%;自驾游游客量跃居第二位,占比17.08%;乘坐公共大巴的游客占15.86%,位列第三。大同通过加密高铁班次、增设临时停车场、开通免费接驳专线、提供校园免费停车位等措施,为不同出行需求的游客提供了便捷支持,区域旅游联动与交通配套建设对激发假日消费潜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夜间文旅也成为拉动流量的关键抓手。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上演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搭配古城民宿集群优惠、“夜逛东南邑”特色市集等夜间消费场景;云冈石窟推出夜间拓片等文旅项目延长游玩时长;浑源古城推出篝火、歌舞、实景演出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夜游氛围……报告显示,双节期间大同市过夜游客量300万人次以上,过夜游客量超六成,占比显著高于一日游的格局。

在大同的非本地游客中,以中高及高端消费群体为主,占比分别为62.64%和15.89%。针对性地引入“晋北风味”高端餐饮、开发云冈石窟数字藏品等精品文旅项目,精准匹配品质游客的需求,使中高消费群体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核心引擎。

这些非本地游客中,停留时长6至10小时的占比最高,达26.23%,10至14小时的占比21.67%;本地游客中,6至10小时占比34.08%,10至14小时占比22.23%。这与大同打造的“短时多体验”文旅场景高度契合。
通过精准的产品设计、丰富的活动供给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大同成功实现了游客量、停留时间与消费层级的全面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市场吸引力。(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