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指数新鲜报|千里跨越南北味 “两醋”对话金陵会
新华财经 李新苗,董慧欣
2025年的南京糖酒会于10月16日启幕,山西老陈醋与镇江香醋作为中国南北两大名醋代表同台亮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山西老陈醋凭借其3000多年的酿醋历史,以“夏伏晒、冬捞冰”的传统工艺,展现出北方醋的醇香浓烈。而创制于1840年的镇江香醋,则以“固态分层发酵工艺”的独特技艺,诠释着南方醋的酸香微甜。
同为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与镇江香醋的市场竞争早已不是区域性的“口味之争”,而是升级为品牌、文化与产业的全方位角逐。新华·清徐老陈醋品牌传播力指数最新一期的研究成果显示,从市场来看,镇江香醋与山西老陈醋共同构成行业“双龙头”格局,市场份额达到25%和19%。从品牌建设来看,山西醋企在食醋行业中的“引领者”和“创新者”双重定位正持续强化。
从饮食符号到文化使者
山西老陈醋的酿造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其传统酿制技艺“蒸、酵、熏、淋、陈”五步法,尤其是夏“伏晒”冬“捞冰”的秘制工艺,成就了老陈醋色泽清亮、久存不坏的独特品质。
“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如今,清徐年产食醋85万吨,占全国醋产量的20%,是全国最大的醋生产基地,孕育了紫林、水塔等知名老陈醋品牌。“消费者吃的每五瓶醋中就有一瓶来自清徐”,清徐县副县长刘紫霞表示。
镇江香醋的历史则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梁代。其酿造过程分为制酒、制醅和淋醋三大步骤,大小工序多达40多个,酿出的醋酸味柔和,带有独特的酯香。
“金山寺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这句民谚道尽了镇江香醋的传奇。与山西醋相比,镇江香醋的最大特点在于微甜,特别适合搭配江南的肉馅小吃。
南北醋文化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北方醋如豪迈的汉子,以高粱为主料,辅以谷糠、麸皮,用大曲发酵,淬炼出醇厚浓烈;镇江香醋似灵秀的佳人,借糯米、稻壳为魂,用小曲发酵,酝酿出雅致清甜。
千年醋都的现代博弈
2020年11月,镇江市宣布被授予“中国醋都·镇江”称号,紧随其后,清徐也获得“中国醋都·清徐”称号,我国食醋行业由此形成“南北二都”对峙格局。
市场方面,两地醋企早已开始互相渗透。2002年,恒顺醋业冲进山西老陈醋大本营,成立了山西恒顺老陈醋有限公司。而紫林和水塔等品牌则纷纷推出香醋产品,抢占恒顺醋业的香醋市场。
恒顺醋业作为“食醋第一股”,早在2001年就已在上交所上市。而清徐的紫林醋业和水塔醋业也多次谋求上市,力争资本助力。
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提出“到2027年,将着力培育千件文化内涵丰富、全球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牌。”清徐陈醋与镇江香醋同时入选首批重点培育名单,为两地醋产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拥抱大健康产业
面对消费者对健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两地醋企都在积极寻求产品升级与转型,拥抱大健康产业。
清徐县推动醋产业从单一调味品生产向“醋+”多元发展转变。一方面向上游延伸,建立专用高粱种植基地5万亩,实现原料标准化;另一方面向下游拓展,开发出保健醋、醋饮料、醋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让醋从单纯的调味品向营养健康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的方向演化,研发成功并上市的有党参黄芪醋、苦荞杜仲叶醋、枣花蜜青稞醋等多种药食同源功能醋产品。目前,清徐县拥有省级食醋技术研究专业中心4个,研发培育老陈醋、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等十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恒顺醋业强化食醋的健康属性,围绕“有机零添加”“手工陈酿无防腐剂”等理念研发推出了有机系列、十年八度香酯醋等产品。
两地醋产业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食醋行业的区域特征明显,清徐陈醋主战场在华北,而镇江香醋主要战场在华东。如何突破区域局限,是双方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海天味业等调味品巨头的加入,使得食醋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复杂。面对这一形势,清徐陈醋与镇江香醋既要在市场上竞争,更需要在文化领域共同发力,对外讲好故事,助推醋产业“出海”,共同做大醋产业蛋糕。(李新苗、董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