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31日电(王亮)一年前,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带火了古建,给山西文旅带来了泼天流量;一年后,「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亮相太原古县城,被吸引的不止是游戏玩家和古建爱好者。
川流不息的探展、舆论话题热度攀高、限定票售罄,这是探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路的一次尝试,也是匠心打造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一次实践。

10月31日,由游戏科学官方授权的「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开展仪式举行。11月1日,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新华网 发
游戏古建混搭 有望成“太原下一个顶流”
一尊大圣像伫立在中央,高耸弧形LED错层屏幕环绕内壁,一尊罗汉头像神态威严,展览入口处的氛围感让观众沉浸,也唤醒了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八戒。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现场。该展由新华网、新华社山西分社、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鹏飞集团共同主办。新华网 发 (王梓嘉 摄)
“此地界虽无天宫之辉煌,雷音之威严,但雕梁画栋、一砖一瓦亦有无穷之奥妙。”八戒的原声配音响起:“这桩桩件件,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怎么不得好好欣赏一番?”
据了解,展览以《黑神话:悟空》为引,设置返本还原、晋筑探秘、古建寻迹、再见上下、有情有欲等五大展区,将数字幻想世界与真实古建场景深度融合,用超过40分钟的超现实数字光影,呈现出震撼的古建模型,走进“游戏视角”中山西古建的真实世界。
“在这一年里,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玩家被游戏中真实的中国古建与中国文物所震撼,很多人因此亲身踏上三晋大地,实地探访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展览序言中写道。
“我喜欢小西天,脚下的光影与四周的镜面共同构成一个‘悬塑万花筒’,感觉佛国世界压下来,整个空间充满动感和神圣感。”古建迷小王同学这么说。

在「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在光影与镜面下,小西天变身“悬塑万花筒”。新华网 发
游戏玩家陈先生则表示:“近距离观赏游戏官方手办模型,沉浸品读60+幅游戏原画设定稿、角色建模与动画分镜,感觉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在「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可以看到游戏中的手稿、原画与模型。新华网 发(傅宇鹏 摄)
融合“游戏+古建”双IP,展览令人耳目一新。从近几天预热情况看,1100多家媒体、博主发布了3000多条展览消息,全平台话题浏览量超5000万次,门票预售已超2万张,限定票已售罄。
一些自媒体博主提前探展后,发现N多彩蛋,探了再探;部分身在山西省外的网友询问展览时间,怕错过留遗憾,一问再问。
为此,展览主办方贴心作答,不仅剧透展览看点,还帮观众标好出片点位,且贴心给出周边游线路,力求让游览行程尽在掌握无焦虑。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展览提供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文旅融合和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有望成为“太原下一个顶流”。
技术赋能古建 探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路
“在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前,我们一起用手机照亮墙面,壁画一点点地显现。当永乐宫众神被唤醒,他们或自言自语,或窃窃私语,像极了开会的打工人。”在数字光影下,一些探展者做出个性化的理解。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被手机唤醒。新华网 发 (傅宇鹏 摄)
策展人员邢红霞说,展项运用了3D Mapping动作捕捉和环境感应技术,那一刻观众好像唤醒了壁画,看清了壁画线条流畅刚劲,感受了众神衣带翻飞,感知了古代工匠勾勒出的人物神态和气韵。
“进入展览,我犹如置身游戏营造的世界之中,古建成了叙事的主角。”一位媒体记者表示,展览将数字幻想世界与真实古建场景深度融合,让山西古建承载的文化基因在现代的语境中流动起来。
这种感觉,正是主办方所期,也是策展团队所盼。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光影下的悬空寺。新华网 发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将“静态观赏”蜕变成“沉浸式互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赛道。
据了解,山西持续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文创、智慧文旅、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协同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IP和数字产品,持续助力山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山西省运城市文旅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近期上新的XR全感互动电影《千古云长·关帝伏魔》,吸引了大批游人。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游客乘坐巨型木鸢腾空而起,穿梭于灯火璀璨的解州城,飞越险峻的中条山峡谷,有游客评论说“既有风感、热感、水雾感,还有骑乘感、失重感”。
多位受访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深化政、研、企、媒深度合作,深入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路。

在「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沉浸式体验区,体验游戏对决。新华网 发
据了解,新华网、新华社山西分社与游戏科学团队、山西省及太原市紧密合作,推出《〈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图书,召开2024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太原)大会。此次开展的古建数字艺术展,是各方通力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山西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系统梳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数字技术企业,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千年匠心流淌 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神韵
“展厅里好多古建模型,有应县木塔、悬空寺,有晋祠圣母殿、佛光寺、南禅寺,一次看个够”“展览里有梁思成的古建手稿图,裸眼3D展示悬空寺营造过程,还有应县木塔的斗拱和永乐宫的鸱吻,处处有巧思”……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的古建模型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新华网 发 (韦亮 摄)
在山西,2.8万余处古建筑像璀璨的珍珠点缀着表里山河。许多高明的创意与深邃的思想,早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矗立了成百上千年。
“中国的古建是文物,但建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三晋工匠”刘晓辰和他的团队为展览打造了悬空寺、应县木塔模型,将不可移动的文物做成了可搬运、可移动的展览品和艺术品,可以被触摸、被观看。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不仅生动讲述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从云冈石窟的千年微笑到平遥古城的晋商传奇,从佛光寺的斗拱飞檐到应县木塔的智慧营造,5000年文明史在这里留下了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中,由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三晋工匠”刘晓辰团队打造的应县木塔模型。新华网 发 (韦亮 摄)
站在自天而降、怒发冲冠的亢金龙面前,不少观众误以为这和各种展览中的佛首一样——是3D打印的。实际上,这是展馆特别邀请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李源潮,沿袭传统泥塑工艺、等比例复原七尊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现场的泥塑作品。新华网 发 (韦亮 摄)
“彩塑最难把握的就是神态。要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除了技法还因古今思维不同。就像给古人一个手机,他们用不出现代人的感觉。”在李源潮看来,黄土高原的泥、着色的矿物质与阳光和空气会“沟通”,让彩塑有筋骨、有肉感、有生命力且会呼吸。
原来,展览不止有酷炫的科技感,更流淌着传承千年的匠心,力求更好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
“作为展览主办方之一,我们欢迎各位天命人来参观展览,更欢迎游客走进山西这片‘没有围墙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去发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静待千年的国宝神韵。”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