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11日电(王俊玲)“山西省建设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支持算电协同发展,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综合算力指数全国排名第八。”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中立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山西数字经济发展成效。

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发
闫中立表示,“十四五”期间,山西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牵引,以数字山西建设为主攻方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相继涌现的一批民营企业中,数字经济民营企业13.1万户,占全部民营企业的11.3%。
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来看,除了建设算力监测调度平台外,山西数据交易中心成立,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搭建,193家平台主体、200余项产品及服务聚集。
聚焦数字产业化发展,山西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建成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创新载体59个,推动2家企业垂类大模型完成国家备案;着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终端、微短剧、数据标注等新兴产业。
“1—10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6个百亿级规模重点行业营收实现20%以上增长。”闫中立说。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以数字赋能促转型,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数乘智改”行动,以数字技术促进千行百业提“智”增效,全省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00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59.3;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5.6%;新培育5户卓越级智能工厂。
与此同时,山西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多点突破。
闫中立介绍说:“聚焦群众所需,建设全省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打通省内383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聚焦产业所需,组织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支持能源电力、交通物流、现代农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数字赋能平台;聚焦治理所需,建设‘山西经济大脑’,以200余万条数据资源支撑精准施策。”
成功入选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国家人工智能煤炭行业应用中试基地落地山西,成功举办两届“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大同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和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地区,晋中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山西数字经济多项试点示范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