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晋中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5-11-14 18:05:49 来源: 山西政法

  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平安建设根基的关键环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被赋予重要使命。晋中市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举措,形成了诸多富有成效的特色经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榆次区综治中心。

  榆次区综治中心围绕社会治理“主阵地”、多元解纷“终点站”、为民服务“桥头堡”的定位,突出“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线下受理、信息平台线上指派、职能部门联动调解、网格服务全程跟踪的优势。

  同时,榆次区综治中心创新推出网格摸排、警网联动、多元联调、协议固化、跟踪回访“五步工作法”,实现了源头发现、精准研判、靶向化解、闭环督办、巩固成效的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榆次区综治中心线上线下受理矛盾纠纷4994件,化解4976件,化解率达99.6%。

  介休市综治中心。

  介休市综治中心则创新推行“高频常驻、中频轮驻、低频随驻”动态派驻模式,精准配置各类资源,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同时,介休市综治中心以“首接负责制”确保事事有人管、责任不落空;以“分级分流+协同联办”实现诉求精准分拨、部门高效联动;以“全周期督办”推动事项闭环管理、质效全程可溯。

  在矛盾调处中,介休市综治中心始终强调“情、理、法”深度融合,从情感疏导到事理分析再到法律阐释,既要依法依规解开“法结”,也要用心用情化解“心结”,最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最佳效果。

  灵石县综治中心。

  灵石县综治中心聚焦实战实用,推动社会治理从“稳事”向“办事”转变。该中心突出“整合”,法检公司、信访、人社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吸收调解、心理咨询等力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智能”,深度融合“智慧灵石”线上平台和网格化管理线下力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突出“实效”,建立受理、接待“双通道”,对合理诉求全程跟踪、限时办结。

  自5月运行以来,灵石县综治中心共受理事件208件,处置208件,其中一站式接待59件,处置59件。

  榆社县综治中心。

  榆社县综治中心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整合力量,执行“受理——分流——督办——回访”闭环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纠纷处置时间平均缩短40%,调解化解率达100%。

  同时,榆社县综治中心调动“网格+X”治理力量,常态化开展宣传、排查、处置,构建全域防控体系,刑事立案数、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17.11%、42.86%,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此外,榆社县综治中心以“耐心解心结、公心明是非、责任心守底线”为准则,累计服务群众1568人次,将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成为守护平安、传递温暖的基层治理前沿阵地。

  和顺县综治中心。

  和顺县综治中心则通过平台实体化、队伍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闭环化的系统性改革,先后在省、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并代表晋中市参加“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案例比赛”获得一等奖。

  据介绍,和顺县综治中心整合9大功能,设置“3区+3厅(庭)+N室”功能布局,建立“17114N”工作体系,专职调解员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多元力量入驻中心,形成“访调裁审处”全链条解纷机制。和顺县综治中心还积极践行“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督办”全闭环管理流程与“五诊工作法”,构成矛盾化解“双引擎”。

  昔阳县综治中心。

  昔阳县综治中心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警网融合”,擦亮“昔心解忧”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同时,该中心还全面推行“民警+网格员”机制,实现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共建、联动发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

  以基层治理综合站为支点,昔阳县综治中心联动党群服务队伍、综治网格队伍群防群治,推动基础信息联采、风险隐患联治、矛盾纠纷联调、走访服务联动“四联动”。该中心依托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县乡两级矛盾纠纷、治安隐患“一屏展示、一键调度、一网办理”。

  晋中市各地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成果显著,不仅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也为平安建设筑牢了根基,也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技术赋能等举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模式,为山西省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