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晋”行时丨重温红色记忆 见证生态变迁

在经历今年首次入夏不断流之后,晋祠泉有望实现稳定复流;走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88年前的敌我态势仿佛穿越时空重现;随着山西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车,沿黄深度游、全域游成为这个暑期更多人的选择……立秋时节,新华社记者用镜头和文字,重温薪火相传的红色记忆,见证黄土地上的生态变迁。

新华“晋”行时丨重温红色记忆 见证生态变迁

在经历今年首次入夏不断流之后,晋祠泉有望实现稳定复流;走访雁门关伏击战遗址,88年前的敌我态势仿佛穿越时空重现;随着山西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车,沿黄深度游、全域游成为这个暑期更多人的选择……立秋时节,新华社记者用镜头和文字,重温薪火相传的红色记忆,见证黄土地上的生态变迁。

编辑:王浩庆

 

 

  晋祠泉复流记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太原西南,晋祠泉,古称晋水,水脉泽润一方,文脉绵延千年。受地下水开采、煤炭开发等影响,晋祠泉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断流。2023年,经过不懈努力、科学施治,这一“三晋名泉”重新自然出流,并在经历今年首次入夏不断流之后,有望实现稳定复流。“昼夜不舍,天地同流。”这副挂在难老泉亭上的楹联,描绘着人们对晋祠泉的美好期盼,也映射着新时代治水兴水的实践之光。(新华社记者晏国政、马晓媛、柴婷、詹彦、张哲)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701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微博占比最大,其次是自媒体号。(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夜袭阳明堡机场:步兵打飞机的战争奇迹

  全面抗战爆发后,平津迅速沦陷。日军将华北作战重点指向山西,意图俯窥整个中原。中国军队组织起忻口战役,于太原北侧顽强阻击。为削弱敌方空中优势,减轻友军伤亡,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于1937年10月19日趁夜突袭敌占阳明堡机场,歼敌100余人,毁伤机场全部24架敌机,创造了步兵打飞机的战争奇迹,有力配合了忻口防御作战。(新华社记者许雄)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116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新闻app占比最大,其次是自媒体号。(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走访抗战遗址: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补给线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镇太和岭口村黑石头沟内,一条公路沿沟构筑,车辆往来不绝。88年前,侵华日军利用这条交通线不断向忻口方向输送兵员军需。为减轻正面战场压力,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于1937年10月18日至21日发动雁门关伏击战,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数十辆,一度切断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方向补给线。雁门关伏击战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后取得的又一次胜利,鼓舞了抗日军民士气。(新华社记者许雄)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84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自媒体号占比最大,其次是新闻app。(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抗战英魂|叶成焕:不畏牺牲杀敌寇

  叶成焕,1914年生,河南新县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1938年2月至3月,他率部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军,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4月中旬,叶成焕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新华社记者邓浩然、万倩仪)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204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微博占比最大,其次是自媒体号。(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台湾民乐团赴晋交流 感受文物大省文旅魅力

  8月8日至14日,“唱响两岸 情满三晋”2025晋台沪青少年民乐交流音乐会及品游山西暑期交流研习活动在山西省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900余位嘉宾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陈志豪、张哲)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80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自媒体号占比最大,其次是新闻app。(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拥抱大河之美

  大河滔滔,奔流不息,黄河流经晋陕大峡谷,孕育出老牛湾、乾坤湾等胜景。过去,由于沿黄地区交通受限,众多游客只能“挤”在一些知名景区,进行“点”状游览。随着山西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车,沿黄深度游、全域游成为今年暑期更多人的选择。(新华社记者许雄)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146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新闻app占比最大,其次是新闻网站。(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中国创新古树保护方式传承“绿色记忆”

  检查病虫害、清理树洞朽木、采用环保材料填充修复……在被誉为“武庙之冠”的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内,20余株上百年树龄的古树名木,经过专业人员数月努力,得到了进一步养护和救治。(新华社记者王皓)

  截至目前,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共55篇。各信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中,新闻app占比最大,其次是自媒体号。(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传播趋势

  传播信源分布

往期栏目

新华“晋”行时丨重温红色记忆 见证生态变迁

新华“晋”行时丨忆烽火岁月 寻历史回响

新华“晋”行时丨关注防汛抗洪救灾 记录村医护佑乡邻

新华“晋”行时丨追忆烽火抗战岁月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新华“晋”行时丨寻访红色印记 见证老区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