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大同吕梁
山西频道
首页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晋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吕梁大同
山西频道 > 正文

寒食清明节

2022年04月01日 09:35:14 来源: 山西日报

  原标题:寒食清明节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4月,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委省政府、中央电视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山西省电视台、晋中市人民政府、介休市人民政府、绵山风景区等单位共同举办《清明(寒食)文化节》,将绵山作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自此,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的源地落定在介休绵山。

  说起清明节,不能不谈到寒食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去国逃亡19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有先秦佚名者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雨露。一蛇羞之,槁死于中野”。

  介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介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节。

  介子推之事见于《介子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清明”之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2000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春》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

  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所谓“交”清明,就是进入了清明这个节气,节气也称气。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逸周书·时训解》关于清明三候早有记载:“初候,桐始华(华,即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

  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唐·韦应物《寒食》:“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晋文公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寒食节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说。南朝·梁·宗懔(lin)《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隋·杜公瞻注:“按历合(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到唐代朝廷明文规定,寒食节禁火三日,具体日期为:冬至后一百零四天(俗称“大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俗称“官寒食”),冬至后一百零六天(俗称“小寒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寒食(指‘大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冬至后一百五日(指“官寒食”)最盛。”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如太原至介休一带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唐·元稹《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俗谚亦云:“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也就是说,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既是寒食节,又是清明节,可见两节已渐渐“合二为一”了。据唐·杜佑《通典》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制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节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

  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由于寒食节禁火,故清明节取火曰请新火。“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在清明这一天,皇帝亦将新火赐予近臣,以示恩赏。唐·韩翃《寒食》诗写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宫赐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在初唐时期,寒食节就已风靡全国,有唐·沈佺期《寒食》诗句“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为证。

  寒食节、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据宋·王溥《唐会要·休假》:“(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二月二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又曰: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寒食1天,再加前后3天,共计7天假,近似于现在的“黄金周”。

  宋承唐制,寒食节、清明节亦放假七日。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冬至后)一百四日始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孔子甚至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寒食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寒食清明日,更谈不上寒食清明节了,所以寒食清明节祭扫只是其众多祭扫之一。寒食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源自晋文公朝绵山介子推)、亲近大自然的有益活动。

  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扫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风筝......众多风俗。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六:“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在鸡蛋上雕镂图案,击打鲜艳的彩球,踏青,祭扫,荡秋千。晚唐诗人温庭筠的《清明日》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一枝独秀:“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xian),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此诗短短40个字,充满诗情画意,画面丰富多彩,写尽人们在清明节外出踏青的喜悦心情。

  唐代诗人韦庄的《长安清明》写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此诗妙在尾联点出“风光似昔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在唐代以前,没有任何朝代为寒食清明节安排规模隆重、习俗丰富以及专门的假期休闲,而唐朝人的寒食清明情怀,也因为诗歌的鼎盛、辉煌,以及诗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情怀,而显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灿烂繁荣的大唐气象和历史奇观。

  寒食清明节,表达了国人对祖先的思念,对先贤的崇敬,对宗族、民族及国家命运的祈祷。

  杜国华

[编辑: 王亮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