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大同吕梁
山西频道
首页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晋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吕梁大同
山西频道 > 正文

榆社:万般美好迎面来

2022年06月14日 08:03:50 来源: 山西日报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榆社:万般美好迎面来

  图为美丽的云簇湖。本报通讯员摄

  静静流淌的浊漳水,滋养着两岸百姓;巍峨耸立的太行山,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榆社,位于浊漳河畔、太行山西麓。抗战时期,这里被晋冀鲁豫边区誉为“出兵、出粮、出干部、出经验”的模范县;如今,百米高楼拔地而起,高架公路横贯东西,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一幅“绿富美”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引领 同样山水别样风景

  夏日的云簇湖畔,花红柳绿,水波潋滟。

  “这个周末,6个人的住宿全部按标准间安排,用餐搭配的都是咱榆社笨鸡蛋、云簇水库鱼等农家饭菜,价格你放心!”5月30日一大早,云簇湖畔河峪乡偏良村农家乐的主人刘锋便举着电话忙个不停,他一身白色的厨师装,收拾得干净得体,干活麻利,笑起来爽朗干脆。

  云簇湖位于榆社县域西南,海拔1021米,水域面积达1416公顷,是杭州西湖湖面的两倍多。这里山水共生,四季有景,然而,祖祖辈辈守着好山水,却过着穷日子。

  “没有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挂断电话的刘锋告诉记者,自榆社县实施云簇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绿化提升项目以来,周边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他家的农家乐每到旺季,一天都能摆上十几桌,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近年来,榆社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定位不动摇,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湖治理”、晋中市委“四湖开发”战略,以“百年工程”的定位、“一号工程”的站位,集中攻坚总投资9.88亿元的云簇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通过实施增绿增彩、管网建设、湖岸整治、景观打造等系统性基础工程,一体推进“生态修复、水态治理、业态开发”,努力以云簇湖的新内涵赋予“山西好风光”新魅力。目前,环云簇湖周边已经形成4块湿地、30余处景观。

  沿着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环湖而行,绿树花海相映成趣,旅游大巴络绎不绝,云簇湖已成为“生态榆社”的最强名片。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榆社县又广开思路,利用云簇湖广阔多姿的湖面资源,开发打造休闲运动产业,将静与动有机地统一起来。该县在连续举办13届云簇湖垂钓节、承办二青会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基础上,以环湖绿道为纽带,构建环湖绿色运动廊道,串联水上运动基地、低空飞行基地、马术俱乐部、越野基地,未来将结合5G智慧体育、运动管理、赛事举办等逐渐完善户外运动体系,打造云簇湖水、陆、空多维度的湖区风光运动核心。

  为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榆社县还全力打造“东河生态景观廊带”、漳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大力推进生态榆社建设攻坚行动,以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底色,以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塑造具有榆社特色的“一城两湖一长廊”生态文明新形象,铺展出一幅“山水田城遥相呼应、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精准扶贫 安居乐业增收不愁

  “嗒嗒嗒、嗒嗒嗒……”榆社县森宏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李艳霞抓起新衣裁片一只手拉、一只手推,衣服面料“游走”在手指与针线之间。

  “孩子们去上学,老人在家做饭,我在这儿做工每年能挣近3万元,老公打工年收入三四万元,生活越来越红火了。”李艳霞笑着说。

  榆社曾经是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全县贫困人口17035户、48144人,贫困发生率42%。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榆社县对9613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进行搬迁,箕城镇北枣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艳霞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李艳霞一家四口搬进了箕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惠民家园。从“穷窝”挪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李艳霞当然高兴,但吸引她的并不单单是房子,还有就业岗位。

  在榆社县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李艳霞在箕城镇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区内找到了一份服装加工的工作,因为业务能力出众,她还被任命为小组长,每月工资能达到2500元以上。“每月收入稳定,离家又近,还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真是挣钱持家两不误!”李艳霞对现状十分满意。

  李艳霞一家的生活变迁只是榆社县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脱贫摘帽使广大群众开启了新生活,巩固衔接也成为了新课题。

  在西马乡西马村设施蔬菜园区的草莓大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等待采摘;西红柿大棚内,丰收景象令人沉醉。村党支部书记张帅介绍,整个园区170余座大棚,共吸纳91户脱贫户在此就业,这是大家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在社城镇花卉种植基地,30座温室大棚内,返乡能人郭卫试种的凤仙、小丽花等花卉生机盎然。社城村曾经的贫困户张丁国负责管理其中一个大棚:“过去外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家门口就业脱了贫,还学到种花技术,以后增收致富不发愁了。”

  据了解,榆社县在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基础上,加快谋划产业发展促增收。2022年申报巩固提升项目414个,总投资约4.5亿元,同时加快实施“三个倍增计划”,精心打造“三个超亿元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改善民生 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今天早上我从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到县城,去了趟超市,买了不少日用品,下午又坐公交车回家,一分钱不花就能到家门口,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坐在发往郝北镇王宁村公交车上的赵成娥老人满脸幸福。

  自今年元旦免费公交开通以来,像赵成娥老人这样家住山区的村民进城更方便了。大家纷纷夸赞:“政府这个政策太好了,出门有路、抬腿上车、踏脚进城变成了现实,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近年来,榆社县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办成很多难事、要事和民生实事。该县先后投资3.87亿元实施10项市政路网工程,打通了县城东大街东延、西大街西延两个瓶颈,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实施了17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城镇化率达到43.06%;投资1.1亿余元实施城北实验学校、榆社中学多功能楼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增学位2220个,义务教育入学率从2015年的97%提升至100%;组建成立晋中市第一家县级医疗集团,投资2867万元新建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大力实施集中供热、煤改电、乙醇代煤、清洁煤置换,实现了城区清洁取暖的全覆盖;投资近1亿元建成设施完备的高标准文体活动中心,投资1.2亿元实施东河生态景观提质工程……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榆社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记者手记:

  说起革命老区,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山沟沟里面,既交通闭塞又贫穷落后。然而,当我们穿行于榆社县的大街小巷,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幢幢高楼鳞次栉比、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目光所及,是一幅幅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景象。

  总投资136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阜榆生物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落户、建设华北地区最具潜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大县、打造“光伏发电+制氢”的技术领跑基地……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和力量,积极推动着老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我们相信秉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老区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张谦 程煜媛

[编辑: 王浩庆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3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