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路桥:高质量建好“四好农村路” 织就乡村“幸福网”
青山如黛,大道如虹。
盛夏时节,行驶在武乡大地,从集镇到乡村、从干线公路到偏远村道,一条条“畅、洁、美、安”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极大地改善了老区人民的出行条件。
武乡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太行山的奇美风光。“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创新创造增活力,在推进老区建设上奋发有为开新局。”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的真挚话语言犹在耳。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无尽的鞭策。
近年来,武乡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程管养、规范运营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与国省干线互联互通,根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如今,一条条公路犹如新生的“血管”,充盈着古老而崭新的革命老区,勾勒出“内外畅通、主次衔接、村村相连”的美好画卷,更犹如一条条上扬发展的曲线,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着“交通担当”。
武乡县“四好农村路”航拍。张国平摄
党建引领 行稳致远
巍巍太行,红色武乡。因地势险恶,多雄关险隘,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
2019年11月,武乡县与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订PPP项目合同,全面打响武乡“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攻坚战。项目包括120条农村路、1条旅游路和13座客运站,涉及全县14个乡镇。
“我们要加强道路工程建设,切实把民心工程办实办好。”武乡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书文如是说。县委、县政府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公路真正成为引领红色武乡乡村振兴和脱贫奔小康的振兴之路、致富之路。
对于东西绵延150多公里的武乡,“四好农村路”PPP项目施工点位多、战线长、涉及面广等诸多困难无一不在考验着武乡县“四好农村路”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
“任务重时间紧,我们100多个作业面、30多条线路同时施工,线路分散、工人多,管理难度极大。”项目部副经理武清江说,针对计划短缺、征拆协调矛盾突出、工期紧张等难题,党员下基层、驻工地,带头讲规矩、比流程,抓关键、抠细节,引导群众抓进度、督质量、保安全。
坚持“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的管理理念,项目部以党建赋能施工生产,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员放在施工一线,推行“三级责任网管理体系”,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将134个子项目分为四个工区,采取切块划片、分区管理的办法,支委委员各管一区、各负其责、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管理模式,搭建起了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平台,确保每项工作有党员盯着、每项部署落实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党支部抓住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个“牛鼻子”,全力保障项目品质工程建设。“与以前承接的其他工程相比,‘四好农村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绝对是一次挑战。”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史建峰坦言,20年的工作历练、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过硬的施工管理本领,使得史建峰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挑起了重担。
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在史建峰的带领下,项目部在施工现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技术骨干深入施工现场,了解项目建设难点难题,及时帮助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落到实处。
“扎根施工一线,将支部建在工地上,有助于党支部解决施工一线面临的问题,切实将党建工作有效地融入到施工生产,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涝谦表示。
“截至目前,武乡县120条四好农村路已交工102条,剩余工程将于6月底主体完工。”史建峰信心满满。
匠心筑路畅通“动脉”
他们,在晨曦中将路基一层一层铺起;
他们,披星戴月奋战在施工战线的最前沿;
他们,以路为家,以路为业,在两山一川的三晋大地奏响一曲曲路通人和的雄浑乐章。
……
“匠心筑路,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匠心筑路,才能使我们路桥创造更多的精品工程。”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乡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公司董事长解博如是说。
武乡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总投资9.1亿元,线路全长547.81公里,在该县公路建设史上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公路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千家万户。每一条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都涵盖了筑路人的心血与汗水。
受疫情影响,“四好农村路”项目在2020年3月中旬才陆续开工,山西路桥一公司迅速整合资金,派出110多名精兵强将扎根老区,调遣600多名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抢进度、赶工期。
“我们在里庄、楼则峪、石门、窑湾设了4个驻地,每个项目部覆盖周围20公里,确保各个项目方便施工。”项目部办公室负责人曹晋斌打趣他们是一群“跟着太阳跑”的人,只要太阳不落山,手里工作决不停歇。
“集中调度和就近供应相结合,灵活调配、按需供应,保证各工区工程建设需求。”在施工现场,随着大型搅拌车缓缓而行,史建峰介绍,这个搅拌车来自石门拌合站,项目部一共建设了六座拌合站,材料适时配送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仅2020年,项目部就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79条,完成76.7%;旅游路三期挖方完成127.93万方,完成90.09%。
面对巨大的工程量、紧张的工期,项目部决定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以提高施工效率。通过钻研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滑模施工工艺。
“滑模工艺不仅强度高、线形顺适、美观大方、整体稳定性好,而且一次成型、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养护。”说起自己的专业,武清江滔滔不绝,“这是企业首次在‘四好农村路’工程中采用滑模工艺。”
精准配比、科学拌合、装模成型、压力测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把开辟节能增效新途径作为项目管理新课题,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与长沙理工大学对接,经过反复试验、比对,钢渣代替水泥试验获得成功。
“一吨水泥要400多元,一吨钢渣的价格也就十几元。”项目部总工郭军介绍,这次一共有5公里“四好农村路”采用了钢渣替代工艺,道路虽然不长,却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立足当地工业固废资源,采用易孚森土体稳定新技术,固化当地黄土和煤矸石代替传统水稳层;将路基工程挖出的富余石方加工成石子、转化成原材料,两头节省,效益可观,项目部蹚出了节本增效新路子。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固废利用。”王涝谦表示,要积极做好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在实践中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
路桥工人在大雨中抢修道路。李华英摄
精耕一线 诠释担当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路桥人始终以奔跑的姿势,积极推进交通项目建设,为老区人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交通建设“惊喜”。
于2005年建成通车的太长线高速,纵贯晋中、上党老区,连接太原、晋中、长治3市9县区23个乡镇。但位于武乡出口的收费站一直是上下高速的一大堵点,不仅上下高速堵、县城主干道堵、红色旅游路堵。
如何打通堵点,消除安全隐患?2021年3月,武乡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太长高速出口武乡收费站进行改造,将车道由原来的二进三出扩建为四进六出,使太长路武乡同红色旅游路、省道、城市道路形成顺畅合理的交通网。
“在施工中遇到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在打桩时发现有一排和信电厂发电降温用水管道和一根天然气管道,下跨武沁铁路。”史建峰回忆道。对此,项目部请专家、看图纸、勘察地桩,同西山发电厂进行协商解决,山西路桥一公司动脑筋、想办法,群策群力,制定相关施工预案,有效地实现打桩灌浆,顺利地穿越了武墨铁路,建成桥下桥工程。
建设过程中,各项目负责人、安全副经理和特种作业人员坚守施工一线,遇到问题现场办公,就地解决。“我们仅用78天时间就改造完成了太长高速武乡收费站工程,开创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改扩建不封站施工的先例。”史建峰略显自豪。
一个专业修高速公路的企业,一个获国家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的企业,一个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型企业,为何落地武乡修县道、筑村路?“武乡是抗战圣地,革命老区。”史建峰说,在这里修路,是为了感恩老区人民,也是为了致敬那一段烽火岁月。
2021年10月以来,山西省突然遭遇强降雨的侵袭,武乡县境内多处路段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导致路基路面被冲毁,多条道路交通中断。其中,“四好农村路”就有53条路266个作业面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毁。
当月16日,长乐村路坝被洪水冲垮,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洪水将会冲毁路基,涌入沿岸的长乐村,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党员跟我上!”史建峰带领党员装沙袋,指挥机械堆放片石,在大雨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洪墙。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抢修重点路段4段,抢通道路20.32公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项目部积极投身抢险保通一线,先后投入设备361台(次),人员130人(次),累计清理土石方7150方。在全体施工人员两个月的努力下,所有水毁路段基本抢修完成,太行一号旅游路武乡段也提前实现主线贯通。
现在,遍布农村的一条条“幸福路”,连接起了老区人民与外面的世界。
下一步,山西路桥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运营好”这篇文章,突出“运营好”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一体化作用,注重农村公路服务质量,提高运营能效,提升农村百姓生活幸福感。(记者 张婷婷)